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强

作品数:209 被引量:1,61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2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9篇天文地球
  • 26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0篇盆地
  • 47篇鄂尔多斯盆地
  • 34篇油气
  • 32篇地质
  • 22篇南黄海盆地
  • 22篇海盆
  • 22篇海盆地
  • 20篇地层
  • 14篇烃源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东海陆架盆地
  • 13篇源岩
  • 13篇烃源岩
  • 13篇陆架盆地
  • 12篇地质意义
  • 10篇三叠
  • 10篇砂岩
  • 9篇延长组
  • 9篇古生界

机构

  • 118篇西北大学
  • 56篇青岛海洋地质...
  • 30篇国土资源部
  • 19篇吉林大学
  • 18篇中国地质调查...
  • 1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0篇西安石油大学
  • 10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河海大学
  • 8篇长江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化
  • 6篇浙江省水文地...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09篇王建强
  • 72篇刘池洋
  • 38篇赵红格
  • 34篇孙晶
  • 33篇张东东
  • 28篇陈建文
  • 25篇张银国
  • 20篇刘池阳
  • 19篇梁杰
  • 18篇龚建明
  • 17篇李双林
  • 16篇董贺平
  • 16篇赵青芳
  • 14篇邓煜
  • 13篇杨传胜
  • 13篇赵俊峰
  • 11篇黄雷
  • 11篇邱欣卫
  • 11篇雷宝华
  • 10篇杨长清

传媒

  • 26篇海洋地质前沿
  • 22篇海洋地质与第...
  • 9篇地学前缘
  • 9篇地质通报
  • 8篇西北大学学报...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沉积学报
  • 6篇地质学报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层学杂志
  • 4篇岩石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科学(D...
  • 2篇世界地质
  • 2篇现代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14篇2022
  • 12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11篇2018
  • 18篇2017
  • 22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原盆恢复及其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的发育时限为中晚三叠世纸坊期-早白垩世,晚白垩世以来为盆地的后改造时期,盆地主体具克拉通内盆地属性和特征,现今盆地为经过多期不同形式改造的残留盆地。为此本文选择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地层学、构造...
王建强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地层剥蚀油气藏
文献传递
南黄海北部坳陷海底烃类渗漏与深部油气属性
采用侧扫声纳和高分辨率地震方法,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海底烃类渗漏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发现与海底烃类渗漏有关的声学特征—麻坑、海底圆丘增强反射、柱状扰动等。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渗漏区酸解烃分析,显示烃类气体主要属于热成因...
王建强李双林孙晶董贺平赵青芳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声学特征
鄂尔多斯西南部待建纪黄旗口期和王全口期原盆面貌及其成因机制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鄂尔多斯西南部中新元古代各期原型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多期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造成多期原型盆地垂向叠加、各期原盆面貌不复存在,以致制约了对各期原盆面貌、演化过程及其动力学环境的深入理解,也制约了油气勘探的合理开展。本文在地震、钻井与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期华北克拉通构造背景的研究,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部中新元古代主要阶段的原盆面貌及其成因机制,结果显示:黄旗口期早期,在华北克拉通处于顺时针旋转的构造背景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地区走滑伸展裂陷,陆内裂陷槽内主要发育陆相冲积扇体系、三角洲体系粗碎屑岩沉积;晚期,随着裂陷活动减弱,区域坳陷,致使黄旗口组上部湖泊-三角洲体系碎屑坳陷层序呈广覆式覆盖在裂陷层序之上。进入王全口期,随着区域构造挤压的增强,鄂尔多斯西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马衔山片麻状火山弧-同碰撞"S型"二长花岗岩侵入,鄂尔多斯地区西南部由早期裂陷环境彻底转变为弧后挤压坳陷环境,在此挤压坳陷环境下,区域发育了一套潮坪体系含叠层石白云岩为主的王全口组碳酸盐岩沉积。随后区域遭受挤压隆升,区域缺失青白口系和南华系。
宋立军刘池阳赵红格王建强张小龙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中生代中晚期地层碎屑锆石U-Pb定年与物源示踪被引量:15
2017年
本文采用LA-ICP-MS碎屑锆石原位微区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和下白垩统志丹群进行了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统计和对比了前人对该区周缘岩体的同位素年代学结果,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系统地研究了盆地北部直罗组及志丹群地层物源及其演变。结果表明:(1)4个直罗组样品和2个志丹群样品锆石年龄总体呈现出270~280Ma、320~340Ma、1800~2000Ma、2300~2500Ma 4个峰值年龄段,在志丹群样品中出现有少量230~240Ma锆石年龄;(2)杭锦旗地区上述砂岩的物源主要来自阴山、大青山—乌拉山的片麻岩、麻粒岩、孔兹岩以及形成于海西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同时也有狼山地区岩体、集宁地区孔兹岩的一部分贡献;(3)1800~2000Ma、2300~2500Ma峰值年龄均为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热事件的反映,270~280Ma、320~340Ma两个峰值年龄可能记录了早石炭世—中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北缘的两次快速俯冲事件;(4)下白垩统志丹群样品中出现的230~240Ma的锆石,指示晚侏罗世的燕山运动在盆地北缘引起的强烈逆冲推覆造山作用使得印支期侵入岩被抬升至地表并遭受剥蚀,从而为研究区地层进一步增加了来自蚀源区印支期侵入岩的物源;(5)与中侏罗统直罗组样品相比,下白垩统志丹群样品在2300~2500Ma峰值测点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早白垩世时期盆地北部沉积边界较中侏罗世相对扩展,使来自阴山的物源比例增加。
雷开宇刘池洋张龙吴柏林王建强寸小妮孙莉
关键词:物源示踪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漂白现象与天然气逸散的关系被引量:29
2007年
漂白砂岩是证明油气是否曾经存在及其逸散规模的重要证据,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漂白现象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层中.通过对延安组漂白砂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以及与邻近砂岩的对比,初步确定该区漂白砂岩形成于酸性还原环境.岩石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生高岭石胶结为主,含铁矿物边部颜色较中心浅;主量分析结果证实漂白砂岩的Al2O3含量较高,Fe3+/Fe2+比值较低,其总铁含量明显低于白色微红砂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漂白砂岩ΣREE较其他砂岩低,且显示Eu亏损和Ce相对富集;微量元素结果显示漂白砂岩Co含量相对较高,Sr相对亏损,Zr和Hf相对较富,与绿色蚀变砂岩值接近,略低于砂岩矿石.同时,盆地北部油砂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油砂是盆地中部气田石炭—二叠系的较高成熟度的煤成气逸散到地表形成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值较轻,分别为-11.729‰~-10.210‰和-14.104‰~-12.481‰,指示碳酸盐成因与有机质有关.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中生界砂岩漂白现象指示了天然气的逸散作用,其为上古生界天然气还原作用的结果.
马艳萍刘池洋赵俊峰黄雷喻林桂小军房建军王建强
关键词:中生界东北部鄂尔多斯盆地
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成因类型及有利目标区被引量:2
2020年
松辽盆地南部浅层天然气主要赋存于晚白垩纪地层中。通过分析研究松辽盆地南部浅层实测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对天然气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对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分布、成因类型和成藏主控因素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存在三套烃源岩,为不同成因类型的浅层气成藏提供气源;圈闭为天然气成藏提供有利的场所,存在4种圈闭类型;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泥岩提供了良好的盖层条件;多期次的构造运动、断层重新活动,提供了浅层气运移通道和遮挡物。在此基础上优选出了4个浅层气有利目标区,对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王建强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部浅层气天然气成因类型主控因素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流体地质作用的基本特点被引量:22
2007年
通过对国内典型砂岩型铀矿—吐哈盆地十红滩矿床、伊犁盆地512矿床、鄂尔多斯盆地东胜矿床流体地质及其地球化学的研究,揭示了层间氧化带型铀矿流体作用的组成、成分、成因以及各主要蚀变流体的温度、PH,Eh,盐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性质.由流体包裹体分析认为流体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为由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可确认其为常温表生作用的大气降水,二为含CH4等烃类气体、CO2及少量H2S,CO,H2,N2等组分的天然气,在含油气盆地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液态烃.氧化蚀变带流体性质往往是氧化碱性的,矿化作用阶段流体性质为中性或弱酸-弱碱及还原性,而在2次还原或还原作用带流体是强还原碱性的.流体中的含氧地下水是铀元素活化迁移的介质,而天然气中的CH4等烃类气体以及H2,H2S,CO等则是铀矿物沉淀的重要还原剂;流体环境的PH,Eh性质的转变是铀矿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吴柏林刘池洋王建强
关键词:流体层间氧化带铀矿包裹体同位素
铀在Ⅲ型烃源岩生烃演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矿产资源形成中存在普遍、意义重要,有机油气煤和无机铀同盆共存、富集成藏(矿)的深层原因即为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本文在Ⅲ型低熟烃源岩中加入碳酸铀酰溶液的条件下进行生烃热模拟实验,以探讨油气生成过程中无机铀所产生的影响.生烃实验结果揭示,铀的参与,可使烃源岩中烃气产出率有所提高,总气量增加,产出的总烃量(重量或体积)增加;并可降低烃源岩生烃门限温度,在相对较低温阶段生成液态烃.铀可使产物中饱和烃增多,促使低分子量烃类产生,从而使CH4的产出量提高,生成的烃类的干气化程度增加.铀可能是未熟-低熟油气生成可能的无机促进因素之一.
毛光周刘池洋张东东邱欣卫王建强刘宝泉刘静江曲少东邓煜王飞飞张参
关键词:烃源岩有机-无机
海湾地质碳汇网格化计算——以三门湾为例
2023年
河口海湾地区因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高沉积速率成为地球上重要的碳汇区,在专题性碳汇调查不足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发掘前人地质调查数据资源,科学计算河口海湾地质碳埋藏能力,是科学评价海洋碳汇能力支撑双碳目标的重要挑战。以浙江省三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和沉积柱状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粒度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210Pb和137Cs测年等测试手段,充分考虑海湾地区海底地形复杂、海陆交互强烈、人类活动活跃等典型特征,探索海湾碳汇网格化计算方法,建立了海湾地质碳汇评估模型。计算表明:三门湾有机碳年埋藏速率为64.04 gC·m^(−2)·a^(−1),有机碳年埋藏量达89.71 GgC,河口和潮滩区有机碳埋藏速率高,为74.02 gC·m^(−2)·a^(−1),海湾中部和深水区为52.93 gC·m^(−2)·a^(−1)。
张旭田元王建强张鹏辉陈彬田雨晴董超印萍
关键词:网格化
海底烃类气体渗漏实验模拟:烃类气体含量及分子组成变化与渗漏过程重建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海底烃类气体渗漏实验模拟装置对海底烃类气体渗漏过程进行了实验模拟。通过10个采样口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探讨了各采样口在渗漏过程中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变化。各采样口烃类气体含量和分子组成随时间具有明显阶段变化,总体显示了两阶段渗漏特征:第1渗漏阶段从7月13日到8月5日,第2渗漏阶段从8月6日到9月25日。根据各采样口烃类气体在两阶段渗漏强度可分为3类:第1类包括S1、S2、S5、S7和S8,表现为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渗漏强度均不高,属于微渗漏类型;第2类包括S3、S4和S9,表现为在第1阶段渗漏强度低,属于微渗漏类型,在第2阶段渗漏强度高,属于宏渗漏类型;第3类包括S6和S10,表现为在第1阶段和第2阶段均属于宏渗漏类型。烃类气体渗漏主要受实验柱体内各种界面和沉积物粒度等因素控制,而且不同采样口渗漏烃类气体含量变化的控制因素也不尽相同。模拟结果为研究海底烃类气体渗漏过程中,断裂构造、地层不整合界面、岩性差异界面,以及沉积物粒度变化等对海底烃类气体渗漏控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李双林董贺平赵青芳王建强
关键词:烃类气体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