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显

作品数:105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生物学
  • 40篇轻工技术与工...
  • 38篇化学工程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芽孢
  • 23篇棒杆菌
  • 22篇芽孢杆菌
  • 20篇枯草芽孢杆菌
  • 15篇钝齿棒杆菌
  • 12篇2,3-丁二...
  • 11篇点突变
  • 11篇定点突变
  • 11篇乙偶姻
  • 11篇氨酸
  • 11篇L-精氨酸
  • 10篇细胞
  • 9篇酰胺酶
  • 9篇催化
  • 8篇全细胞
  • 8篇热稳定
  • 8篇热稳定性
  • 8篇谷氨酸棒杆菌
  • 8篇杆菌
  • 7篇酶学性质

机构

  • 105篇江南大学
  • 6篇安徽宣酒集团...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江南大学(如...
  • 2篇巢湖学院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安徽科技学院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中国食品发酵...

作者

  • 105篇张显
  • 98篇饶志明
  • 84篇徐美娟
  • 80篇杨套伟
  • 26篇邵明龙
  • 13篇许正宏
  • 6篇李华钟
  • 4篇张温清
  • 3篇张荣珍
  • 3篇夏海锋
  • 3篇满在伟
  • 3篇龙水清
  • 2篇蒋慧慧
  • 2篇赵有玺
  • 2篇赵晓静
  • 2篇和斐
  • 2篇李静
  • 2篇张静
  • 2篇李欣
  • 2篇蒋慧慧

传媒

  • 2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8篇生物工程学报
  • 10篇食品与发酵工...
  • 9篇应用与环境生...
  • 9篇微生物学报
  • 4篇酿酒
  • 4篇中国生物工程...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酿酒科技
  • 2篇纪念中国微生...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0篇2023
  • 7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16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6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高天冬氨酸β-脱羧酶在酸性环境中催化活力的分子改造被引量:1
2018年
克隆了德阿昆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acunhae)来源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基因(Asd),实现其在Escherichiacoli中的异源表达,但该酶在酸性环境中活性较低,不利于工业生产.为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提高该酶在酸性环境中的活力,选择底物通道区域内的5个氨基酸残基作为突变位点,构建6个突变体,随后分析突变体的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Asd,大多数突变体的比酶活显著下降,只有突变体N34D比酶活(71.67 U/mg)比野生型(65.95 U/mg)略高;另外,突变体N34D在3.5
汪芳杨套伟周俊平徐美娟张显饶志明
关键词:酶学性质定点突变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影响:Ⅰ对CAT和POD的影响被引量:12
2006年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La对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下大豆(Clycinemax)幼苗膜脂过氧化及CAT、POD等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T1/0.15W·m-2和T2/0.45W·m-2)胁迫下,大豆幼苗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先升(胁迫期)后降(恢复段),CAT活性先增(1~5d)后减(6~11d),T1组POD活性在胁迫期逐渐升高,恢复期维持一较高水平后陡降,而T2组POD活性一直升高至第9d,而后略有下降。La的介入,使大豆质膜透性和MDA光致修复各时段变幅降低,La+T1及La+T2组2种酶活均大于UV-B组,表明La对CAT、POD等抗氧化酶有调控作用,减轻了UV-B辐射对其功能的损伤,增强了抗氧化酶清除活性氧能力,改善了活性氧代谢,降低了MDA浓度,维持了质膜正常透性,且对低剂量(T1)的防护效果优于高剂量(T2),进而在防御系统层面实现了La对UV-B辐射伤害大豆幼苗的防护效应。
闫生荣周青张显李春辉
关键词: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CATPOD
转录调控因子ALsR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合成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转录调控因子ALs R是枯草芽孢杆菌中赖氨酸家族的转录调控因子,负责调控丙酮酸到乙偶姻和2,3-丁二醇合成途径中乙酰乳酸合成酶和乙酰乳酸脱羧酶的表达.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生产乙偶姻和2,3-丁二醇过程中ALs R的最适表达强度,选取5个不同强度的启动子来调控ALs R的表达,首先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报告基因表征了不同强度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然后使用这些不同强度的启动子来调控ALs R的表达,研究ALs R的表达强度对枯草芽孢杆菌乙偶姻和2,3-丁二醇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使用表达水平较强的组成型启动子Pals SD调控ALs R表达时,细胞的发酵周期延长8 h,细胞密度有所下降,乙偶姻和2,3-丁二醇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当使用较弱的启动子Psrf A、Pbdh A、Pzwf、Pals R调控ALs R表达时,ALS和ALDC酶活分别提高1.15-2.25倍和2.4-4.8倍,此时比较适于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合成,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产量分别提高了9.24%-19.63%和7.16%-14.91%,同时副产物乳酸和乙酸的产量分别降低了5.45%-18.18%和19.46%-31.21%,其中在启动子Pbdh A调控ALs R表达时,即ALS和ALDC酶活分别提高1.9倍和4.1倍,此时最适于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发酵生产,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9.6%和14.9%,副产物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也显著下降.本研究发现过量地表达转录调控因子ALs R会对细胞的生长造成影响,不利于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发酵,而适度强化表达转录调控因子ALs R不会对细胞的生长造成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乙偶姻和2,3-丁二醇的产量,降低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乙酸和乳酸的积累.(图5表4参34)
刘会灵刘栓英潘龙泽张显徐美娟邵明龙杨套伟饶志明
关键词:乙偶姻启动子枯草芽孢杆菌
一株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贫营养条件,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一株产红色素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进行菌株初步鉴定,并经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粘质沙雷氏菌属,将其命名为:Serratiamarcescens JNB5-1。该菌株所产红色素经全波长扫描及LC-MS确定为灵菌红素。对Serratiamarcecens JNB5-1产灵菌红素做初步发酵研究,在蔗糖2 g/dL,牛肉膏1.5 g/dL,CaCl21 g/dL,脯氨酸0.75 g/dL,MgSO4.7H2O 0.02 g/dL,FeSO4.7H2O 0.006 g/dL的培养基中发酵72 h后,其发酵产量可达4.139 g/L。
李子武张显徐美娟夏海锋饶志明
关键词:灵菌红素发酵条件
芽孢杆菌L-天冬酰胺酶Ⅱ分子改造提高其热稳定性
张显龙水清李谞徐美娟杨套伟饶志明
重组钝齿棒杆菌全细胞转化生产L-瓜氨酸条件优化被引量:3
2017年
实现了精氨酸脱亚胺酶(ADI)首次在钝齿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SYPA 5-5中的高效表达。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纯化ADI,经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约为46.8 k Da,酶学性质研究发现ADI的最适催化温度为37℃,最适pH为6.5,ADI在最佳催化条件下作用于L-精氨酸的米氏常数为12.18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36μmol/(min·mL)。优化了重组菌全细胞转化产L-瓜氨酸的工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可一次转化300 g/L L-精氨酸,转化速率达8 g/(L·h)。进行重组菌5 L罐发酵并进行罐上全细胞转化300 g/L L-精氨酸,一批菌体可进行多次转化,累计产量达1 900 g以上。
刘倩妮徐美娟张荣珍王梅洲张显杨套伟饶志明
关键词:精氨酸脱亚胺酶钝齿棒杆菌
利用一株环境安全菌株以葡萄糖为底物高效合成2,3-丁二醇
本研究室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高产2, 3-丁二醇的菌株B10-127,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及分子鉴定确定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随后,研究了几种氮源对B.amyloliquefac...
杨套伟张显徐美娟饶志明许正宏
关键词:2,3-丁二醇细菌发酵葡萄糖
文献传递
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克隆及表达被引量:11
2012年
从Bacillus subtilis JNA 3-10中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成熟肽链编码序列manA1和含信号肽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2,在B.subtilis 168中克隆表达,分别筛选获得高效分泌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重组菌株BPM1001(pMA5-manA1/B.subtilis 168)和BPM1002(pMA5-manA2/B.subtilis 168),结果表明菌株BPM1002总酶活力是菌株BPM1001的9.65倍,是原始菌株的13.1倍.在基因manA2下游引入His序列克隆出β-甘露聚糖酶基因manA3,获得枯草芽孢杆菌168重组菌株BPM1003.采用Ni-NTA柱纯化重组菌株BPM1003分泌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并研究其酶学性质,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65℃,在37℃条件下保存一个月酶活力依然保留有77.8%.5 L发酵罐放大实验结果表明魔芋粉对于产β-甘露聚糖酶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酶活力最高可达2 748.82 U/mL.
刘项羽徐美娟杨套伟张显饶志明
关键词:Β-甘露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信号肽重组菌株酶学性质
赖氨酸脱羧酶分子改造及其催化合成戊二胺被引量:3
2022年
1,5-戊二胺(戊二胺)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在农业、医药以及工业等领域。赖氨酸脱羧酶可以催化L-赖氨酸生产戊二胺,为了提高赖氨酸脱羧酶催化合成戊二胺的效率,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了粘质沙雷氏菌来源的赖氨酸脱羧酶(SmcadA)。生化特征表明,SmcadA最适催化pH为6.0,最适催化温度约为40℃。随后对SmcadA的第348位氨基酸进行了突变研究,筛选获得了催化效率显著提高的突变体Gly348Ala,主要原因是该突变导致蛋白中氨基酸残基和底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氢键数增加,从而影响其催化效率。最后,对重组菌株细胞进行了戊二胺合成研究,催化反应25 h,含有突变体Gly348Ala的重组菌细胞可以催化合成218.2 g/L戊二胺,野生型SmcadA重组菌仅能催化合成159.2 g/L戊二胺。该研究结果为工业化酶催化合成戊二胺提供了借鉴。
OSIRE Tolbert杨套伟乔郅钠孙杨徐美娟张显邵明龙饶志明
关键词:分子改造氢键酶催化
钝齿棒杆菌N-乙酰谷氨酸激酶的催化机制与理性设计研究
徐美娟张景景张显杨套伟许正宏饶志明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