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鹏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2表达与肿瘤淋巴管新生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神经纤毛蛋白2(NR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淋巴管新生及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手术切除胃癌组织标本(每例患者分别取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区组织)共65例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P2表达情况,选取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 MLD),观测淋巴管形态。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对正常区组织各65例,其中胃癌组织NRP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61.5%(40/65)比49.2%(32/65)和4.6%(3/65),均P<0.05];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MLD值分别为(12±5)、(23±6)个/mm2,均低于癌旁组织[(44±13)个/mm2,均P<0.05],各组淋巴管形态也各不相同;同时癌旁NRP2的表达情况及MLD与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组织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TNM分期均相关(均P<0.05)。NRP2的表达强度与MLD呈正相关(r=0.517,P=0.000)。结论 NRP2可能参与调节胃癌微淋巴管新生和淋巴道转移,在胃癌肿瘤发生、病期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推断其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相关指标。
- 徐卫国刘云贾纯亮苗娜徐洪王宇鹏张世伟孙红刘和亮
-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转移淋巴管新生
-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41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非小细胞肺癌致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据不同治疗方案划为分A、B组,A组21例使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NP方案);B组20例单一采取动脉灌注化疗治疗(NP方案),对比两组疗效。结果A、B组局部肿瘤控制率(RR)分别为61.9%和40.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6.2%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针对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采取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近期效果明显,肿瘤局部控制率较好,优于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疗效。
- 王宇鹏胡永进韩玲吴春娃冯炜红巨涛杜学明
- 关键词:125I粒子植入动脉灌注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 MIG7-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包装细胞株的建立
- 2019年
- 目的:构建迁移诱导基因(migration inducing gene 7,MIG7)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序,初步建立其包装细胞株。方法:根据MIG7已知序列设计合成所需脱氧寡核苷酸序列,并与线性RNAi-Ready pSIREN-RetroQ-ZsGreen载体连接。PCR扩增热转化后的连接产物,检测和挑取阳性克隆和阳性菌落,提取质粒后测序,与Gen-Bank中特异性MIG7-shRNA基因序列对比。包装并获取MIG7-shRNA重组逆转录病毒,qRT-PCR测定MIG7-shRNA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并转染MHCC-97H细胞株。结果:构建的MIG7-shRNA表达载体与设计的完全一致,成功获得MIG7-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质粒CTC698-1-1和CTC698-2N-1转染的PT67细胞克隆株,pSIREN-M1病毒和pSIREN-MN病毒颗粒数约为1.0×10~8v.p/ml,能高效转染MHCC-97H细胞株。结论:成功构建了MIG7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其包装细胞株。
- 余飞盛冠男陈冠男王南南宁莉莉王宇鹏屈波
-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
- 肿瘤新生淋巴管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 2011年
- 淋巴管分布于人体中绝大多数的组织中,它能够起到维持组织液动态平衡,吸收脂肪酸类物质,调节免疫应答等独特作用;研究表明,在肿瘤、淋巴水肿、肥胖以及炎症等情况中,淋巴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回顾近年来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研究进展,由于一直以来缺乏特异性的淋巴管标记物,与肿瘤新生血管方面的研究相比,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研究相对滞后。
- 王宇鹏项蕊徐卫国
- 关键词:肿瘤转移新生淋巴管
- Neuropilins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淋巴道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如何预防和抑制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和瘤周组织中存在新生的淋巴管,能够促进肿瘤的转移扩散,而且其密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Neuropilins表达可能与肿瘤淋巴管新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以Neuropilins为新型治疗靶点对恶性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转移进行靶向治疗也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以上为揭示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机制和开发淋巴管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途径。
- 王宇鹏徐卫国
- 关键词:NEUROPILINS肿瘤淋巴管新生淋巴道转移靶向治疗
-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放化疗治疗
- 2022年
-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是由流经上腔静脉的血流受阻而导致的一组综合征。临床患者伴有呼吸困难、面颈部水肿、躯干上肢水肿,部分患者还伴有胸痛、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属于肿瘤急症或亚急症范畴,其发生与上腔静脉受胸内肿瘤压迫相关。有研究显示大部分诱病肿瘤均属于放疗、化疗敏感的肿瘤,而放疗、化疗具有局部控制效果好、耐受性好、周边健康组织损伤小、无创伤等优点,是目前临床治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就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病因、临床症状、放化疗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采用放化疗治疗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王宇鹏杜学明
- 关键词: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肿瘤放化疗
- NRP-1、P53和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P53、NRP1和CD34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大肠癌和30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组织中P53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大肠粘膜及大肠癌组织中NRP1和CD34表达情况,测定微血管密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发现,NRP-1和p53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P<0.05),CD34阳性产物MVD值大肠癌组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粘膜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粘膜组织相比,大肠癌组织中NRP1、CD3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NRP-1、p53、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过表达并呈正相关。
- 徐卫国赵跃鹏陈龙董洪超王宇鹏陈源水唐兆鹏
- 关键词:P53NRP1CD34大肠癌肿瘤微血管密度
- 温脾化瘀汤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及对卡氏评分、癌胚抗原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温脾化瘀汤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效果及对卡氏评分、癌胚抗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胰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单纯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温脾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卡氏评分、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CA199)、生活质量、总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及生存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卡氏评分高于对照组,癌胚抗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A199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量表(QLQC-30)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8%,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温脾化瘀汤、吉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卡氏评分,降低癌胚抗原,提高生活质量,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胡永进杜学明吴春娃田冲魏剑辉王宇鹏冯炜红
-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卡氏评分癌胚抗原
- 甲状腺岛状癌合并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 2016年
- 传统的甲状腺癌分类方法中,滤泡来源的恶性肿瘤被分为甲状腺高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和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癌(间变性癌)。有研究认为还存在生物学行为和形态学特点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类肿瘤,即低分化的甲状腺岛状癌[poorly differentiated(insular)thyroid carcinoma,PDITC],亦被称为低分化滤泡癌、滤泡癌实体型等。PDITC系独立类型,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PDITC且合并全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特点。
- 王宇鹏张世伟石畅孙红宋旭东徐卫国
- 关键词:滤泡癌间变性实体型
- 大肠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神经纤毛蛋白(NR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系统随机选取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手术切除的55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相应的正常组织标本,病理结果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采用反转录(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NRP-2的表达情况,并通过D2-40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标记的肿瘤新生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D)值。结果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新生淋巴管的数目存在差异,MLD值分别为(39±19)、(53±2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淋巴管的形态亦存在差异。蛋白水平上,大肠癌组织中NRP-2的表达与MLD值呈正相关(r=0.325,P〈0.05);基因水平上,大肠癌组织中NRP-2的表达与MLD值呈正相关(r=0.545,P=0.000)。NRP-2mR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均P〈0.05)。结论NRP-2的表达可能调节大肠癌局部淋巴管的生成,并在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徐卫国王宇鹏郭志义陈源水董洪超张鹏东刘云赵跃鹏孙红刘和亮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淋巴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