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福民

作品数:2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3篇艺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文学
  • 5篇小说
  • 4篇代文
  • 4篇当代文学
  • 4篇写作
  • 3篇新中国
  • 3篇中国当代文学
  • 3篇文艺
  • 2篇知识
  • 2篇史观
  • 2篇文坛
  • 2篇文学创作
  • 2篇历史观
  • 2篇历史写作
  • 1篇当代文学批评
  • 1篇当道
  • 1篇底层文学
  • 1篇电影
  • 1篇凋谢
  • 1篇动机

机构

  • 2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服装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央音乐学院
  • 2篇中国艺术研究...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当代文学...
  • 2篇中国电影资料...
  • 1篇福建社会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长篇小说选...

作者

  • 22篇陈福民
  • 2篇鲁太光
  • 2篇靳大成
  • 2篇王焕青
  • 2篇高音
  • 2篇李淑琴
  • 1篇梁鸿
  • 1篇洪治纲
  • 1篇孙江
  • 1篇孙竞昊
  • 1篇李孝迁
  • 1篇陶东风
  • 1篇南帆
  • 1篇闫立飞
  • 1篇孟钟捷
  • 1篇何建明
  • 1篇张慧瑜
  • 1篇蒋晖
  • 1篇祝东力
  • 1篇杨庆祥

传媒

  • 4篇文艺争鸣
  • 3篇南方文坛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当代文坛
  • 2篇百家评论
  • 1篇当代电视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邯郸师专学报
  • 1篇北京文学(中...
  • 1篇上海文化
  • 1篇现代中文学刊
  • 1篇新文学评论
  • 1篇青年文艺论坛...
  • 1篇青年文艺论坛...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偶然,小说中永恒的魅力——与陈福民谈茨威格小说和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
2007年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编辑(以下简称问):斯蒂芬·茨威格是个独特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跨越几种体裁,并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您在选择《家庭教师》这篇短篇小说推荐给读者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考虑吗?我们看到,这篇作品里的女教师,与他的《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陈福民
关键词:茨威格弗洛伊德文学经典
盘点新中国文艺被引量:1
2016年
在经历了又一个历史周期,进入新世纪之后,在新时期文艺乃至新世纪文艺也遭遇困境,需要反思的时候,对新中国文艺进行更为深刻的重估,理性地分析、评价那个时代的创作,理性地梳理、理解那个时代文艺的形成与变迁,理性地观察、认识那个时代的文学方法与精神,理性地再现、评价那个时代的文学生产、流通、
鲁太光陈福民王焕青李淑琴靳大成李镇高音陶庆梅蒋晖祝东力
关键词:中国文艺文学生产
青年文艺论坛第四十四期 《智取威虎山》:文本与历史的变迁
<正>时间:2015年1月8日(星期四)下午2:30—6:00地点:中国艺术研究院334会议室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李云雷:各位老师、同学,第44期青年文艺论坛现在开始,这期题目是'《智取威虎山》:...
李云雷陈福民张丽军张慧瑜
文献传递
论张承志小说的青春认同和历史阐释
1999年
新时期以来,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的自身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张承志为代表的一批“知青作家”不仅在个人的意义上书写青春,还力求在个人与历史之间寻找到一种积极的联系。因此,当“青春认同”在历史阐释方面成为一种价值性的原则时,无疑具有“一代人”精神史重建的意义,也保留了向历史提出质询的权利。
陈福民宋晓敏
关键词:小说历史观
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学与历史学跨学科对话被引量:6
2022年
近年来,中国的非虚构写作领域力作频出。非虚构这一形式为捕捉时代之风提供了丰富可能,同时天然地包含着跨学科特征。为此,《探索与争鸣》组织了以“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中国”为主题的跨学科系列论坛。首场论坛基于文学与社会学跨学科对话,相关成果刊发于2021年第8期。2021年9月25日,本刊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举办第二场论坛,主题为“非虚构写作与中国记忆——文学与历史学跨学科对话”。聚焦非虚构写作的话语与意义、历史与叙事、记忆与真实等维度,与会的文学和史学学者展开了深度交流。现将专家观点与现场讨论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叶祝弟屠毅力杨义成孙江南帆洪治纲吴义勤陶东风姚大力李孝迁孙竞昊孟钟捷梁鸿陈福民杨庆祥王笛郭洪雷王晓葵徐兆正
看哪,这个人——门外说谢冕
2012年
一面对这个人,请允许我在技穷之后借用尼采的这句名言,尽管我知道这显得有些俗滥,缺乏创造性。三十年前,这个人,曾经一马当先激流勇进,站在"新的崛起面前",为不仅仅属于"朦胧诗"的一个伟大的思想时代而正名呐喊。
陈福民
关键词:朦胧诗呐喊
天公抖擞,不拘一格——《穆桂英挂帅》观后小记
2013年
举凡中国历史上或者文学艺术中的传奇英雄女性,从远古的精卫填海到近代的鉴湖女侠秋瑾,是一连串光彩熠熠的名字。很多时候,你无须在历史考证的意义上苛求其真假——本来,一部中国历史在《史记》那里就同时也是文学名著。
陈福民
关键词:《穆桂英挂帅》不拘一格文学艺术历史考证文学名著
莫言获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012年
'莫言获奖,全国很忙。'现在网上流行的这句话着实道出了中国文学界和中国公民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引发的欢欣雀跃的景象。据闻,鉴于莫言起步、扬名于《红高粱》,其家乡高密县打算斥巨资打造'红高粱文化旅游胜地'。事情虽与莫言无关,但坊间还是惊愕于这个手笔之大动作之猛。笔者亲属及圈外友人知道我在文学圈活动,听说莫言获奖的消息,都纷纷来恭喜祝贺,觉得中国文学问鼎了居里夫人、海明威和杨振宁博士等等大师巨匠曾经获得的奖项。
陈福民
关键词:文明刘半农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作家文学
无罪的凋谢——写在徐小斌《羽蛇》再版重印之际被引量:5
2005年
陈福民
关键词:文坛无罪文人
关于“底层文学”命名的知识问题被引量:6
2008年
以道德同情和社会批判为特征的"底层文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典型的"问题文学",对"底层文学"的讨论乃至争论,不仅彰显了中国严重失衡的社会关系,而且也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些缺失。文学绝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附属,亦不会躺在艺术的象牙塔敝帚自珍,在强大的社会现实而前,文学既要有自我的独立,又要有敢于对社会发言的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几年引发广泛讨论的底层文学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因此,我们特邀在文学批评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对底层文学进行讨论。
陈福民
关键词:底层文学思维形式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社会批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