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波
- 作品数:43 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评价女性的肛提肌的功能,探索女性雌激素水平与肛提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排除生育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的影响,选取受检者71人。根据月经史及年龄将受检者分为绝经前组(n=39)及绝经组(n=32)。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别采集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图像。测量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L)、面积(A)及肛提肌的长度(C)。计算出:肛提肌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改变量(ΔL)、面积改变量(ΔA)、肛提肌的应变率(ε)。同时检测受检者的雌激素水平(E_2),并与超声测量及计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绝经前组中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前后径、肛提肌长度及ΔA与雌激素水平呈负性相关(r=-0.418、-0.367、-0.346、-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L、ε与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所有盆底测量数据与雌激素水平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以评价肛提肌的功能。绝经前肛提肌功能随着雌激素水平降低而下降,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对肛提肌功能影响不明显。
- 邵黎阳林萍赵金波翟凤丹
- 关键词:雌激素类超声检查多普勒
- CEA、CYFRA21-1和NSE在肺癌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CEA、CYFRA21-1和NSE对肺癌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40例肺癌(腺癌62例,鳞癌46例,小细胞癌32例)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NSE的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病理类型及疗效的关系。[结果]腺癌CEA水平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P<0.01),鳞癌CYFRA21-1水平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P<0.01),小细胞肺癌NSE水平高于腺癌和鳞癌(P<0.01)。化疗有效(CR+PR)的患者中,腺癌CEA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3.126,P<0.01),鳞癌CYFRA21-1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2.905,P<0.01),小细胞肺癌NSE较化疗前明显下降(t=3.216,P<0.01)。[结论]CEA、CYFRA21-1和NSE分别在肺腺癌、鳞癌及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3种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有助于肺癌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
- 方立萍吴紫权宋晨赵金波张阳
- 关键词:肺肿瘤CEACYFRA21-1NSE
- 尿多酸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尿多酸肽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纯化疗组26例,采用NP(NVB+DDP)方案化疗。尿多酸肽联合化疗组19例,NP方案化疗联合应用尿多酸肽静脉滴注4~8周。两组均于化疗前及化疗2周期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单纯化疗组化疗前、后CD3+、CD4+、CD8+以及CD4+/CD8+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免疫功能明显下降。尿多酸肽联合化疗组治疗前、后CD3+、CD4+/CD8+无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功能无明显变化。两组化疗后CD3+、CD4+以及CD4+/CD8+比较差异显著(P<0.01),联合尿多酸肽组化疗后免疫功能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和低下,化疗使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尿多酸肽能促进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 戴朝霞张阳赵金波钟敏张卓李曼孙婧华冯仲珉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尿多酸肽药物疗法T细胞亚群
- LINE-1甲基化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状态的关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长散布核元件-1(LINE-1)甲基化水平与免疫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ESCC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亚硫酸氢盐焦磷酸测序法检测ESCC组织中LINE-1甲基化水平。根据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种组织学淋巴细胞反应[克罗恩样淋巴样反应、瘤周淋巴细胞反应、间质淋巴细胞反应、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反应],并进一步分析ESCC组织中LINE-1甲基化水平与组织学淋巴细胞反应及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LINE-1平均甲基化率为(64.27±9.72)%,中位值为63.51%(43.81%~85.10%)。ESCC组织中LINE-1甲基化水平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瘤周淋巴细胞反应有关(P<0.05)。缺失/低瘤周淋巴细胞反应的肿瘤组织中LINE-1基因甲基化率低于中、高瘤周淋巴细胞反应的肿瘤组织(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SCC组织中LINE-1低甲基化水平是缺失/低瘤周淋巴细胞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 trend<0.001)。结论ESCC组织中LINE-1甲基化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分子特征有关,此外LINE-1低甲基化水平是ESCC组织中缺失/低瘤周淋巴细胞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肖梅仙赵金波王波匡黎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 吉非替尼一线、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并对一线及二线应用吉非替尼的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2003年4月~2008年3月16例一线及61例二线应用吉非替尼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及毒副作用,对比一线及二线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16例一线治疗的患者,CR 0%(0/16),PR 37.5%(6/ 16),SD 50%(8/16),PD 12.5%(2/16),临床缓解率37.5%,疾病控制率87.5% (14/16);毒副作用:皮疹37.5%(6/16),腹泻31.25(5/16),肝功受损12.5%(2/ 16)。61例二线治疗的患者,CR 3.3%(2/61),PR 32.8%(20/61),SD 41%(25/ 61),PD 21.3%(13/61),临床缓解率36.1%,疾病控制率78.7%(48/61);毒副作用:皮疹49.2%(30/61),腹泻23%(14/61),肝功受损9.8%(6/61),其他毒副作用占10%[包括肺间质改变占1.6%(1/61),脱发1.6%(1/61),嗜睡1.6%(1/ 61),乏力3.2%(2/61),食欲下降3.2%(2/61)]。77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在4~12天,其中50例患者PS评分下降1~2分,一线及二线治疗PS评分改善无差异。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可以改善生存质量,毒副作用轻微,一线与二线疗效及毒副作用无差异,可以作为PS评分≥2的老年患者的首选药物。
- 张阳孙秀华赵金波张弦刘芳杨晓燕戴朝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吉非替尼
- 榄香烯治疗脑转移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1999年
- 总结榄香烯治疗脑转移癌3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有效率(CR+PR)395%,其中CR2例;免疫功能指标T3、T4、T4/T8、IL-2含量、TNF-α含量及LCT均增加,T8下降;卡氏计分评估中,21例评分增加,只有4例减少;除发生静脉炎及局部注射部位疼痛外,未见其它毒副作用。结果显示了榄香烯治疗恶性肿瘤的前景较好。
- 王怀瑾赵金波杨晓燕张红
- 关键词:榄香烯脑转移癌疗效生活质量
- 康泉防治化疗性呕吐的临床疗效
- 1998年
- 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观察104例应用单剂量康泉(kytril)3mg预防化疗所致呕吐的效果。在第1天化疗前30min静注康泉3mg。结果表明:康泉控制急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81%,第2~5天的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为923%~1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主要为头痛、便秘等症状。
- 赵金波
- 关键词:化疗性呕吐
- 血脂水平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目前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但是随着早期诊断和各种治疗手段的开展,乳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得到了提高。血脂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血脂代谢异常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发现血脂水平的变化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亦有研究表明在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化疗、内分泌治疗、降脂药等均可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
- 郑芳赵金波
- 关键词:乳腺癌血脂预后化疗内分泌治疗
- 伊立替康及联合5-氟尿嘧啶、顺铂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及联合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CPT-11,5-FU,DDP 3种药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抑制率,进一步测定3种药物单药及联合用药对细胞生长抑制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浓度CPT-11,5-FU,DDP作用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这一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P<0.01),单药对肝癌细胞株抑制作用最强的为CPT-11,其次为DDP,5-FU(三药作用于相同起始浓度的肝癌细胞株48、72、96、120 h后细胞数量分别为4.70±0.25、12.71±0.23、20.30±1.59、24.20±2.31;6.50±0.81、16.25±0.72、24.60±0.65、31.30±2.31;9.50±0.06、17.75±0.19、30.00±0.41、38.40±1.01;单位为1×104个/孔,与对照组比较P<0.01)。联合用药时抑制作用最强的为CPT-11、DDP、5-FU联合用药组,后依次为CPT-11、DDP联合、CPT-11、5-FU联合、5-FU、DDP联合(四组药物作用于相同起始浓度的肝癌细胞株48、72、96、120 h后细胞数量分别为6.30±0.79、9.50±0.66、14.50±0.03、21.40±0.66;6.60±0.54、12.20±0.71、20.90±0.45、28.80±0.36;9.00±0.61、16.40±0.29、30.40±0.37、37.30±0.25;12.00±0.02、18.80±0.39、30.70±0.07、35.40±0.08;单位为1×104个/孔,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CPT-11对肝癌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并强于目前肝癌临床常规用药5-FU、DDP,CPT-11可与DDP、5-FU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 刘芳张阳邵淑娟周金平赵金波
- 关键词: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顺铂HEPG2细胞株
- 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被引量:9
- 2017年
- 三阴性乳腺癌(TNBC)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其具有侵袭性强、易局部复发、疾病进展快、复发转移风险高、无病生存率低等生物学特性,对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不敏感,临床常以化疗作为常规治疗手段。月经状态、家族史、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复发转移、新辅助化疗、手术方式、放疗以及化疗药物等是影响TNBC治疗的因素,铂类、伊沙匹隆、卡培他滨及分子靶向药物是治疗的常见药物。
- 肖梅仙赵金波
-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