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原虫
  • 7篇疟原虫
  • 7篇恶性疟
  • 7篇恶性疟原虫
  • 5篇基因
  • 5篇弓形虫
  • 3篇质粒
  • 3篇重组质粒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抗原
  • 3篇SAG1
  • 3篇DNA免疫
  • 2篇凋亡
  • 2篇细胞凋亡
  • 2篇克隆
  • 2篇骨骼肌
  • 2篇分子
  • 2篇艾滋病
  • 2篇HN

机构

  • 16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

作者

  • 16篇陈海峰
  • 8篇吕芳丽
  • 7篇余新炳
  • 7篇陈观今
  • 5篇郑焕钦
  • 5篇王又红
  • 5篇郭虹
  • 3篇方建民
  • 2篇刘彦文
  • 2篇罗树红
  • 1篇李学荣
  • 1篇方政

传媒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国外医学(寄...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Chines...
  • 1篇广东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基因特异序列的克隆及其鉴定
1997年
根据恶性疟原虫红细胞结合抗原EBA-175基因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通过聚合群链反应(PCR)技术对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EBA-175基因进行扩增,用HindⅢ和BarnHⅠ同时消化扩增产物,定向克隆PCDN3载体,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经抗性筛选和质粒大小快速凝胶电泳鉴定初步获得重组克隆,再经PCR鉴定和HindⅢ/BarnHⅠ酶切鉴定,证实所得的重组克隆含有编码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基因部分序列。
陈海峰余新炳刘彦文吕芳丽方建民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克隆流行病疫苗抗原
全文增补中
HIV-1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机制及相关的病毒基因被引量:3
2002年
陈海峰陈观今
关键词:艾滋病HIV-1感染细胞凋亡病毒基因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弓形虫SAG1/ROP1复合基因的DNA免疫
<正>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危害人体及家畜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人群感染普遍广泛,没有年龄和性别的差别,均可得到感染。国外人群的感染率在0.6%~94。6%,国内为 0.33%~11.8%。人...
陈海峰陈观今郑焕钦郭虹吕芳丽
文献传递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cDNA_3-Pfs25重组质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应答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探讨恶性疟原虫DNA 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方法 将恶性疟原虫FCC- 1/HN株有性期阶段的重组质粒pcDNA3- Pfs25 经骨骼肌途径注射BALB/c小鼠,对注射部位的骨骼肌进行了预处理,即于注射前7d 先在左后肢股四头肌注射0.5% 盐酸布比卡因50μl,注射深度为2m m 。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IgG抗体滴度、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D4+ /CD8+ T细胞亚群比值和NK 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 1)重组质粒pcDNA3- Pfs25 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小鼠后,机体IgG抗体滴度增高、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CD8+ T细胞亚群比值增高以及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2)肌肉注射为一有效的DNA疫苗免疫途径。结论 采用编码有性期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 Pfs25 经骨骼肌注射途径免疫小鼠,能诱导机体有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NK细胞杀伤活性。
吕芳丽余新炳陈海峰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重组质粒免疫应答小鼠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不同期基因重组质粒混合接种小鼠后的免疫反应被引量:1
2000年
寻找有效的抗恶性疟原虫混合基因疫苗 ,探讨其在宿主体内的免疫反应。将恶性疟原虫重组质粒 pc DNA 3-EBA175 / HRP 经骨骼肌途径单独注射或与有性期阶段的重组质粒 pc DNA3- Pfs2 5混合注射免疫 Balb/ c小鼠。对小鼠的骨骼肌进行预处理 ,即于注射前 7d在左后肢股四头肌注射 0 .5 %盐酸布比卡因 5 0μl,注射深度为 2 m m。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 Ig G抗体滴度、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CD4+ / CD8+ T细胞亚群比率和 NK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pc DNA3- EBA 175 / HRP 单独肌肉注射或与 pc DNA3- Pfs2 5混合肌肉注射免疫小鼠 ,均可见血清 Ig G抗体滴度增高、经恶性疟原虫抗原刺激后的特异性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增强、CD4+ / CD8+ T细胞比率下降以及 N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 ;加强免疫注射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增强。提示肌肉注射 DNA疫苗为一有效的免疫途径 ,采用编码恶性疟原虫两个基因的重组质粒单独免疫或与编码不同阶段基因的重组质粒混合免疫小鼠 ,均能诱导明显的体液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
吕芳丽余新炳陈海峰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基因重组免疫疗法
恶性疟原虫HRP-Ⅱ基因的研究进展
1998年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对恶性疟的诊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恶性疟原虫的HRP-Ⅱ基因在诊断疟疾方面的潜力颇大,有望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诊断候选基因。本文对HRP-Ⅱ的基因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一概述。
陈海峰
关键词:疟原虫生物学特性
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基因SAG1在骨骼肌中的表达被引量:6
2001年
构建弓形虫速殖子表面抗原蛋白SAG1的真核表达载体 ,直接注入小鼠骨骼肌 ,观察该基因的表达程度和表达定位 ,研究利用骨骼肌异源表达SAG1,探讨发展一种简易、有效和安全的基因免疫途径的可能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直接肌肉注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AN3-SAG1可使SAG1在免疫小鼠骨骼肌中表达 。
陈海峰陈观今王又红郑焕钦郭虹
关键词:弓形虫免疫组织化学SAG1骨骼肌
Immunity induced by DNA vaccine of plasmid encod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combined with the genetic adjuvant of pcIFN-γ against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被引量:28
2001年
目的 构建IFN γ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作为基因佐剂 ,观察其与pcDNA3 ROP1(pc ROP1)重组质粒DNA共同免疫小鼠所诱导抗弓形虫免疫应答。方法 将IFN γ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双酶切鉴定 ,获得pcIFN重组子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 ,经肌肉免疫BALB/c小鼠 ,每只小鼠注射pcIFN和pc ROP1各 10 0 μg ,两周后同量加强免疫一次 ,以pcDNA3空质粒和生理盐水组作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 30天、50天和 70天共三次用MTT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NK细胞活性 ;双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0和酶标测定NO含量 ;ELISA法测定IgG抗体滴度。结果 构建成功pcIFN重组质粒 ;pc ROP1质粒DNA可刺激免疫鼠脾T淋巴细胞增生及NK细胞杀伤活性 ,在pcIFN的作用下 ,该两项指标皆明显增高 ,且IFN γ、IL 2及NO水平较不加佐剂组明显提高 (P <0 0 1) ,而对IgG抗体滴度无显著影响 (P >0 0 5)。结论 IFN γ基因佐剂具有协同pcROP1DNA免疫的作用 ,可增强免疫鼠细胞免疫应答、IFN γ、IL
郭虹陈观今吕芳丽陈海峰郑焕钦
关键词:DNA免疫基因佐剂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和HRP─Ⅱ基因片段的体外扩增与克隆被引量:3
1998年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红细胞结合抗原(EBA—175)和富组氨酸蛋白Ⅱ(HRP─Ⅱ)抗原的重组质粒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恶性疟原虫FCC—1/HN株的EBA─175和HRP─Ⅱ基因进行体外扩增,用HindⅢ/BamHI和BamHI/EcoRI分别消化扩增产物,定向克隆pcDNA3载体,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TG1,经抗性筛选和快速凝胶电泳鉴定,再经PCR和酶切鉴定。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出EBA—175和HRP─Ⅱ两基因片段并定向插入PCDNA3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结论所获重组克隆含有编码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和HRP—Ⅱ的基因片断。
陈海峰余新炳吕芳丽刘彦文方建民罗树红
关键词:疟原虫克隆
ToRCH的研究现况被引量:5
2000年
陈海峰
关键词:宫内感染TORCH分子结构生物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