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淼
- 作品数:37 被引量:44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国外教师幸福感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5年
- 本文对关于教师幸福感研究的63篇英文文献进行综述,呈现了国外关于教师幸福感研究的文献特征、发展历程、主题内容和研究视角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已经体现出数量持续增长、地区多元和对象全面等特征,已经从教育学概念界定阶段步入多学科概念界定阶段,并尝试借助心理学、积极组织行为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以及多种研究方法来解读教师幸福感的主题内容,包括影响因素、生成过程和提升路径等多方面。
- 裴淼李肖艳
- 关键词:教师幸福感教师幸福感
- “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具身认知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被引量:26
- 2018年
- 在传统离身认知观影响下的教师培训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具身认知观可以被用来引领教师培训的新变革。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具身学习"研究团队依据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设计教师培训活动,带领他们参与"教师身体"培训课程,从教师物理身体状态,情感感知,以及身体、情景、心智的统整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具身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激发教师将"具身"资源融入到学习当中,以达到高效培训效果。
- 裴淼刘姵希
- 关键词:教师教师培训
- 互联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被引量:1
- 2023年
- 互联网时代给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遇,赋能并支持教师教育学科转型升级,一是通过对象丰富、数据多元、范式深化、成果创新为教师教育学科研究带来新动力、新要素;二是适应在线教育实践以开展教师教育新型师资与跨界研究者的人才培养创新;三是依托教师教育实验室和智能系统建设支持教师教育学科的基地建设。与此同时,互联网+教师教育学科建设要在拥抱信息技术浪潮的同时警惕其中的重教轻育、技能依赖、伦理风险等潜在危险,在坚守育人、掌控技术、伦理审视上做出努力。
- 宋萑裴淼刘丽莎
- 中国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新课程模式被引量:18
- 2006年
- 具有中国本土化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课程”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浸入式教学模式中,中国儿童能够在自己一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在保证母语良好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化的活动,类似习得母语的方式,快乐地学习和运用着第二语言,使他们的潜能获得良好的开发,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全英语环境和习得的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学校环境中是可以实现的;环境、课程和教师在促进儿童第二语言学习方面起到了合力的作用。建立在社会文化学意义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了中国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运用与发展。
- 赵琳裴淼刘华Linda Siegel
- 关键词:中国儿童
- 脑可塑性与敏感期的研究对第二语言课堂环境创设的启示
- 2018年
- 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脑科学技术的进步给这一话题增加了更多科学证据。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从理论上主张基于第二语言学习敏感期和脑可塑性的概念,为有效的第二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首先介绍这些概念以及针对这些概念的脑机制研究倡导的早期学习语言和建构环境支持;在关联学习科学和教育学对学习环境的解读之后,以真实发生的课堂教学案例回应脑科学研究者提议的理论主张。
- 裴淼
- 关键词:敏感期
- 国外教师认知概念演变发展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随着对教师及其教学研究的不断扩展,即从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心理过程,到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储备和发展,再到教师与环境的相互回应,国外教师认知研究领域所借鉴和依据的理论视角亦随之发生转移。从认知心理学、现象学,到社会文化和建构理论,教师认知概念在其中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引发这些变化的契机是新问题的不断涌现,而这些新问题大多是前期研究结果作用于教师教育领域而产生的。
- 裴淼刘静谭士驰
- 关键词:教师认知教师教育
- 论师德学习的内涵建构被引量:18
- 2021年
-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成的脑机制和伦理学等相关研究提出并建构师德学习的内涵,认为师德学习是指教师从师德困境出发,逐步学习师德规范,并最终形成教师美德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师德敏感、情感、推理、行动、意志和品性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良心和荣誉两方面的影响。
- 靳伟李肖艳刘乔卉刘静裴淼
- 关键词:道德学习伦理学
- 角色理论视角下一位新手教师成长的生活史研究
- 2015年
- 运用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差距等概念,从生活史的角度,研究一位新手教师的成长,解读该教师是怎样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的。研究发现,教师生活历程所形成的教师信念、教师个性特征、教师学科知识,以及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的触动和支持是促使该教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弥补角色差距,最终达到角色期望,成长为优秀教师的主要原因。
- 李肖艳裴淼
- 关键词:新手教师教师成长角色理论
- 文化回应性教学: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被引量:34
- 2019年
- 乡村教育受到乡村教师专业性特别是其学生学习观和发展观,以及他们对乡村及其文化归属感的影响。文化回应性教学为乡村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帮助乡村教师重新审视乡村文化,关注学生文化背景,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学生观,更好地处理与乡村学生、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文化回应性教学对中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教育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 裴淼蔡畅郭潇
- 关键词:乡村教师
- 成人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师学习”解读:回归教师的成人身份被引量:96
- 2014年
- 本文从成人学习理论视角,运用其中成人教育学理论、余力理论和熟练理论、知觉转换理论,自我指导学习理论以及嬗变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来解读教师学习的取向、目标、动机和途径,希望能为理解教师学习的内涵提供一个理论视角。
- 裴淼李肖艳
- 关键词:教师学习成人学习理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