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rvivin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熊仁海 王兵 王文友 马瑛 杨启华 莫伟明 陈丽霞 阮勇 刘小燕 课题来源与背景自选(2005年度黄石市卫生系统医药科研立项项目)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后的复发率仍很高,使用免疫组化S-P法对肝脏组织及术后切除的肝癌组织中的...关键词:关键词:SURVIVIN NM23-H1 肝细胞肝癌 HER-2与Ki-67检测对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判定的价值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HER-2与Ki-67检测在判定直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127例直肠癌患者的病理切除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ER-2与Ki-67在直肠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ER-2、Ki-67阳性表达情况与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ER-2与Ki-6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中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在不同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中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HER-2、Ki-67阳性患者的无病进展期和总生存期均短于影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HER-2与Ki-67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无关联(P>0.05)。结论 HER-2与Ki-67与直肠癌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两组高表达往往预示着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联合检测对估算预后有重要价值。 陈丽霞关键词:HER-2 KI-67 直肠癌 免疫组化 恶性程度 预后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类型。方法分析8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理特点、免疫类型及预后。结果患者年龄41~48岁之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及子宫增大/占位。镜下见7例呈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CESS),1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CESS),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肿瘤细胞CD10、Vimentin均为阳性,PR、ER大部分阳性,SMA和desmin为极少数局灶阳性,CK、CD34、S-100均为阴性。结论ESS是女性生殖道很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度相差很大,术前常误诊为平滑肌瘤,主要依靠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类型来判断肿瘤有无浸润及恶性程度的高低。CD10可作为ESS的鉴别诊断的重要标记之一。诊断时要与子宫内膜间质结节、平滑肌瘤、子宫内膜腺癌等鉴别。 陈丽霞关键词: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2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卵泡膜细胞瘤起源于卵巢特殊间胚组织,由卵泡膜细胞构成,属卵巢性索一间质肿瘤,其发病率低。由于卵泡膜细胞瘤能分泌雌激素,子宫内膜作为其靶器官可引起增生性病变甚至癌变,患者常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本组报告25例如下。 陈丽霞关键词: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病理分析 不规则阴道流血 增生性病变 细胞构成 间质肿瘤 2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2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的免疫表型,重点探讨CXCL-13、PD-1、CD10、bcl-6在其诊断中的作用,其中3例CD30阳性病理的诊断意义及问题。方法:收集黄石市第二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5年7月间诊断的2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对其进行常规形态学和免疫学表型分析,观察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7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免疫组织化学表达阳性:CD3(27/27)、CXCL13(27/27)、PD-1(27/27)、C D 1 0(2 0/2 7)、b c l-6(2 3/2 7)其中有3例C D 3 0散在阳性(3/2 7),C D 2 0(0/2 7),C D 4和C D 8阳性细胞混合组中,20例CD4阳性细胞占优势,5例CD8阳性细胞占优势,1例CD4、CD8全阴性,1例C D 4、C D 8全阳性。C D 2 1滤泡树突细胞阳性,并显示明显的围绕血管特征,同时也提示在肿瘤中均存在滤泡树突网。结论:AITL是一种来源生发中心辅助性T细胞的高度侵袭性肿瘤。CXCL13PD-1CD10bcl-6在诊断中为有用标记物,四种联合应用更能提示诊断。本组3例AITL中存在CD30阳性细胞除鉴别诊断外,其临床意义有待研究。 陈丽霞 常青关键词:血管免疫母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瘤 宫颈不典型微腺体增生7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宫颈不典型微腺体增生(MGH)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宫颈不典型MGH患者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分析。结果7例患者女性,平均年龄35.5岁(26~43岁)。因阴道不规则排液、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原因于当地医院就诊。7例均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其中4例患者当地医院病理诊断均误诊为宫颈腺癌,遂至我院进行病理会诊。镜下观:7例病变均由多而大小不一且密集排列的腺腔构成,排列复杂,部分腺体呈筛孔状,胞质嗜酸,可见细胞内或细胞外空泡,细胞轻度异型,可见核分裂象,伴有广泛的未成熟鳞状上皮化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16(散在细胞+),CEA(灶+),P53(个别细胞+,野生型),ER(+),Ki-67(低增殖)。结论宫颈的微腺体增生是良性增生性病变,当病变呈不典型改变时易与宫颈腺癌及相关恶性肿瘤相混淆,需要临床和病理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其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严防误诊。 罗斌 袁静萍 赵丽娜 张修云 陈丽霞关键词:宫颈 误诊 病理诊断 左心室肥厚与扩大心电图对比的临床研究 陈丽莉 廖俊林 陈丽霞 梁勋利 邓莉 李临沙 陈国唤 陈建新 该研究是将288例心电图提示左室肥大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将左室的肥厚与扩大鉴别开来。通过心电图将单纯性左心室肥大与左心室肥大伴传导阻滞,单纯性左心室扩大与左心室扩大伴传导阻滞鉴别开来,分四组分别进行心电图参数如心电轴、QR...关键词:关键词:左心室肥大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经验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中的体会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医养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病理诊断中心自2021年1月1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标本,对其中6例前列腺偶发癌进行病理学检查,辅以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主诉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前列腺MRI均提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切除增生病灶以解除尿路梗阻症状,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前列腺腺泡腺癌,其肿瘤成分占比均≤5%:5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其中1例合并导管腺癌;另1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5=8分。免疫表型:肿瘤成分均显示基底细胞p63、CK5/6、34βE12缺失,P504s有5例阳性,1例阴性表达。结论因前列腺增生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组织,由于标本零碎,肉眼难于识别微小病灶,碎组织选择全部取材包埋制片,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以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织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使前列腺肿瘤得以早诊早治。 赵芳敏 胡学 袁静萍 陈丽霞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前列腺偶发癌 免疫组化表型 P53、Ki-67、LA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癌变过程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P53、Ki-67、LA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癌变过程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食管癌患者的病理组织、20例正常食管病理组织以及50例食管癌前病变的病理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以上组织中P53、Ki-67、LAT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演变过程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中的Ki-67、P53、LAT1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组织,高于轻度和中度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P<0.05)。而且食管癌组织中的LAT1高于重度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P<0.05)。Ki-67、LAT1、P53在高分化组织的表达量低于中低分化组(P<0.05)。而且P53在女性中的表达量高于男性(P<0.05)。结论 Ki-67、LAT1、P53与食管癌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且随分化程度升高而升高,可成为食管癌的肿瘤标志物。 陈丽霞 王娟关键词:P53 KI-67 食管癌 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