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景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麝香
  • 2篇麝香保心丸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梗死
  • 2篇保心丸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地黄
  • 1篇地黄丸
  • 1篇心病
  • 1篇心梗
  • 1篇心功能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机构

  • 10篇安县人民医院
  • 2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张景
  • 3篇黄明辉
  • 2篇吕云波
  • 1篇范军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求医问药(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梗后急诊P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1年
目的心肌梗死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了探讨耳迷走神经刺激对心肌梗死后急诊P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开通血管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都进行心肌梗死及PCI术后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耳迷走神经通电刺激,超声心电图检测刺激前后各组心脏形态及功能、检测刺激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NT-proBNP的水平、比较刺激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心率变化等指标。结果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显著降低了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462.3±71.6 vs.390.4±82.4,P<0.05,单位:pg/mL);增加了6 min步行距离(423.4±31.6 vs.490.4±42.4,P<0.05,单位:米);降低了LVESD(40.6±3.7 vs.36.9±3.9,P<0.05,单位:mm)、降低了LVEDD(51.5±4.1 vs.47.2±4.3,P<0.05,单位:mm)、增加了LVEF(48.6±7.2 vs.54.7±6.6,P<0.05,单位:%)、降低了心率(69.5±10.6 vs.61.4±8.1,P<0.05,单位:次/分钟)。结论耳迷走神经刺激可以改善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的心脏功能,未来耳迷走神经刺激可能成为心梗患者急诊PCI术后治疗的一个补充。
张景黄明辉褚毅吕云波
关键词:心肌梗死PCI
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运动康复治疗对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90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施行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相关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再住院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NYHA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6个月内再住院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者实施运动康复治疗模式效果较好,可改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张景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
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情况。方法:2010年5月-2019年5月收治肺栓塞患者60例,对患者的预后、误诊情况、客观资料、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CT造影(CTPA)检查结果中,累及肺动脉主干8例(13.33%);累及右肺上叶动脉4例(6.67%);累及右肺中叶动脉2例(3.33%);累及右肺下叶动脉19例(31.67%);累及右肺动脉主干17例(28.33%);累及左肺上叶动脉2例(3.33%);累及左肺下叶动脉12例(20.00%);累及左肺动脉主干4例(6.67%),其中累及部位最多的是右肺下叶动脉、右肺动脉主干、左肺下叶动脉。60例患者中,初诊误诊28例(46.67%),其中老年患者中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冠心病的最多,分别占20.00%、16.67%、13.33%,误诊率为56.67%;中青年误诊率为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栓塞合并基础疾病症状复杂,且首诊误诊率较高,临床需加强CTPA的检查,从而将患者诊断率提高,改善患者预后。
张景
关键词:肺栓塞误诊
高血压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目前依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例如未能形成公认的定义和治疗方法等。大多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动脉性高血压,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是导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血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潜在发病机制涉及相同的生物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氧化应激反应。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但其中一些高血压患者具有发展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倾向性。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未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有效性,即大多数研究未能证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用药后全因死亡率降低,这些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之一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定义的不一致性,指在不同研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截断值介于40%~50%。这篇综述文章提供了关于高血压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和机制,以及在这两种情况下调查和治疗的有价值数据。
黄明辉胡钰汤玲玲张景
关键词:高血压病理生理学
首发症状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首发症状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与效果。方法:2018年2月-2020年9月收治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8例患者误诊率为34.62%,成功诊断率为65.38%;不同性别、冠心病病史老年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糖尿病史、脑梗死病史、高血压史老年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误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有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在诊断时,会出现误诊情况;所以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应当考虑患者既往史,并结合患者主诉,然后对其实施心肌酶谱检查和心电图检查,这样可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张景
关键词:首发症状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
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影响。方法:选择氯吡格雷抵抗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34例,口服氯吡格雷75mg,同时加用麝香保心丸4粒/次,每日3次。B组30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C组为无氯吡格雷抵抗患者35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mg。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2周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结果:3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A组为(21.5±3.9)%,B组为(28.1±5.7)%,C组为(17.9±4.7)%;血小板抑制率A组为(10.2±2.5)%,B组为(8.8±1.8)%,C组为(14.6±2.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聚集率C组A组>B组(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可以降低ACS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几率。
张景吕云波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急性冠脉综合征氯吡格雷抵抗
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探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200例型糖尿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均100例患者;参照组单独服用二甲双胍片治疗,实验组服用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参照组的血糖改善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血脂恢复情况显著差于实验组,参照组的临床疗效显著差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临床应用。
范军张景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片2型糖尿病
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IFABP和D-dimer水平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FABP和D-dimer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ABP、D-dimer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常规疗法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肠病患者血清IFABP、D-dimer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褚毅张景代月
关键词:前列地尔缺血性肠病肠脂肪酸结合蛋白D-二聚体
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以及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理,对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及单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照,联用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治疗的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有效率达92.4%。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醇酯与麝香保心丸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
张景
关键词:心绞痛麝香保心丸单硝酸异山梨醇酯
细胞焦亡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治疗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综述焦亡及其通路的研究进展,分析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总结靶向焦亡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细胞死亡和炎症的发生。焦亡是一种前炎症程序性细胞坏死,gasdermin蛋白家族(GSDMs)中GSDMD介导细胞质膜上形成膜孔,细胞肿胀、破裂,并伴随着大量的前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β、IL-18释放。焦亡主要包括依赖Caspase-1的经典途径和依赖Caspase-4/5及Caspase-11的非经典途径。焦亡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并且作用于焦亡的治疗手段也取得相应进展,部分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
黄明辉张景汤玲玲胡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