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天天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演替
  • 2篇群落
  • 2篇群落演替
  • 2篇广东内伶仃岛
  • 1篇植物
  • 1篇山茶
  • 1篇山茶科
  • 1篇生性
  • 1篇台湾相思
  • 1篇能源植物
  • 1篇马尾松
  • 1篇马尾松群落
  • 1篇布渣叶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广东内伶仃福...
  • 1篇江西省林业厅

作者

  • 3篇廖文波
  • 3篇袁天天
  • 2篇徐华林
  • 2篇赵万义
  • 2篇王蕾
  • 1篇凡强
  • 1篇陈晖
  • 1篇刘宾

传媒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西省山茶科富油植物的开发利用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山茶科许多种类既是重要的食用油脂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用油脂以及化妆品或医药原料。通过野外考察、文献查阅以及山茶科种子含油量的实际测定,结果表明:江西省山茶科植物有10属75种;其中含油率在50%以上的有9种,如油茶、浙江红山茶、短柱茶、细叶短柱茶、钝叶短柱茶、糙果茶、全缘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和石笔木;含油率为30%~50%的有13种,含油率为10%~30%的约16种。本文对江西省山茶科含油植物及其生态习性、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富油种进行了重点评价,认为油茶、浙江红山茶、粗毛石笔木、全缘红山茶、短柱茶可作为重点开发对象。
袁天天王蕾陈晖刘宾赵万义廖文波
关键词:山茶科
广东内伶仃岛台湾相思群落在15年间的演替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针对1997—1998年在广东内伶仃岛设置并调查的5个台湾相思林固定样地,15年后于2013年再次进行调查并研究群落的演替。结果表明:(1)经过15年的演替,5个台湾相思群落的优势种群发生明显变化,少数种群消退,另又增添了部分优势种群,并且整体上以中生性树种为主;(2)在演替过程中,台湾相思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有上升,亦有下降,但5个群落其乔木层的物种组成更加丰富,年龄结构更加复杂;(3)在5个群落中,台湾相思多以第Ⅳ、Ⅴ龄级立木存在,缺少Ⅰ、Ⅱ、Ⅲ级立木,说明其均为衰退种群。总体上,内伶仃岛的台湾相思群落在后期将演替成为以中生性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群落。
徐华林袁天天王蕾关开朗廖文波
关键词:台湾相思群落演替
广东内伶仃岛马尾松群落和布渣叶群落的演替动态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植被生态学方法,对1997—1998年在广东内伶仃岛设定的固定样地进行调查和研究,着重分析了内伶仃岛植被中4个主要典型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等特征,揭示了各主要群落15 a来的演替情况。结果显示,马尾松-梅叶冬青+豺皮樟群落、马尾松-檵木+豺皮樟群落、马尾松-银柴-豺皮樟群落以及布渣叶+小叶榕-黄牛木群落4个群落优势种的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马尾松群落中的马尾松衰退明显,优势地位被阔叶种群取代;布渣叶群落的优势种布渣叶优势更加明显。此外,这4个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乔木层、灌木层、林间藤本植物和林下草本植物的组成更加多样化。经过15 a的演替,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均提高。3个马尾松群落正朝向更加复杂的南亚热带阔叶林演替,而布渣叶群落也同样向更加复杂的结构演替。
袁天天赵万义徐华林关开朗凡强廖文波
关键词:群落演替马尾松布渣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