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石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宿迁市钟吾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免疫
  • 6篇病理
  • 5篇临床病理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病理分析
  • 4篇免疫组化
  • 4篇甲状腺
  • 4篇病理学
  • 3篇细胞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瘤
  • 2篇细针
  • 2篇细针穿刺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结节
  • 2篇甲状腺结节
  • 2篇KI-67
  • 2篇病检
  • 2篇超声

机构

  • 10篇宿迁市钟吾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白石
  • 8篇张坤
  • 5篇郑艳
  • 2篇沈毅
  • 1篇郭颖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世界肿瘤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2例M-HPC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及网状纤维染色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M-HPC患者均为首发病例,WHOⅡ级。镜下肿瘤细胞密度较高,细胞核多数呈圆形、卵圆形或少部分为梭形,大小较一致,分布于血管间,排列较致密。肿瘤组织胞质不明显,内含有大量"裂隙样"薄壁血管,其部分血管腔隙呈"鹿角状",Vimentin、CD34、Bcl-2蛋白呈阳性、SMA阳性或局灶阳性,EMA、PR、Desmin、CD31呈阴性,2例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6%和5%,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增生明显,围绕每个肿瘤细胞。结论:M-HPC是较为罕见的脑肿瘤,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并与脑膜瘤、SFT等相鉴别。
白石张坤郑艳
关键词:脑膜瘤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
p57、p53、Ki-67在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p57、p53、Ki-67对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及流产水肿绒毛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该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例CHM患者(CHM组)、16例PHM患者(PHM组)、10例自然流产水肿绒毛患者(流产组)、10例人工流产早孕绒毛患者(对照组)临床标本p57、p53、Ki-67蛋白,比较各组p57、p53蛋白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的差异。结果 CHM组、PHM组患者Ki-67增殖指数、p5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流产组、对照组,CHM组患者p5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PHM组、流产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57可用于对CHM、PHM的鉴别诊断,检测p53、Ki-67可用于对葡萄胎、流产水肿绒毛的鉴别诊断。
张坤白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P16、Ki-67蛋白表达及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P16、Ki-67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CI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宿迁市钟吾医院160例行宫颈组织活检或宫颈LEEP术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组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20例出现CIN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检测P16、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HPV的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P16、Ki-67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和CINⅢ)患者中,P16和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5,P<0.05),高度上皮内瘤变患者P16、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患者。观察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率与P16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6,P<0.05),且HPV阳性率随CIN的发展而升高。结论联合检测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的有效指标,HPV的感染与CIN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对临床上诊断CIN有着重要的意义。
张坤张坤白石
关键词: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P16KI-67HPV检测
1例甲状腺上皮样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上皮样平滑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甲状腺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大体及镜下特点观察,使用免疫组化SMA、CD68、CD163、Ki-67、CD34、s-100、Ckpan、TG、Syn、CT等免疫组化染色辅助诊断,并复习文献。结果:甲状腺原发上皮样平滑肌肉瘤临床诊断较困难,镜下病理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SMA阳性。结论:甲状腺原发上皮样平滑肌肉瘤是罕见高度恶性肿瘤,侵袭性高,术前、术中无法准确诊断,免疫组化至关重要,可帮助诊断。
张坤郑艳白石
关键词:甲状腺免疫组化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2例GIST的组织学形态,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及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瘤细胞多为梭形细胞,本组占21例,常见形态学构象有编织状、束状、漩涡状、栅栏状等;其中1例肿瘤细胞呈现出上皮样结构。免疫组化CD117均阳性,CD34阳性率为86.4%,DOG1阳性率为81.8%。Desmin、α-SMA、CK均阴性。结论:GIST病理学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CD117、CD34、DOG1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的可靠依据,必要时需要进行相关突变基因检测。
张坤白石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病理学
食管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7年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食管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诊断标准的认识。方法:对1例食管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食管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外观多以息肉样肿物向管腔内生长。肿瘤实质由肿瘤性组织细胞样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构成,间质有多少不等炎性反应细胞浸润,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组化:CD68(+);Vimentin(+);SMA(+);CK7(-);CK8/18(-);CK5/6(-);CK34βE12(-);CD34小血管(+);Ki-67(+,20%);S-100(-);P63(-);P40(-);HMB45(-)。结论:食管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极为罕见,组织起源不明,明确诊断依赖于光镜下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诊断及手术根治性切除仍是首选方案,结合放疗及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白石张坤郑艳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及影响病检结果因素分析和解决办法
2022年
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技巧及影响病检结果因素分析和解决办法。方法 选择2018.01-2022.05在本院就诊的9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对影响病检结果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寻找解决办法。结果 9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无法诊断者103例,良性240例,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或者滤泡性肿瘤348例,怀疑恶性180例,恶性者109例。无法诊断的103例患者中,低回声结节直径≤5mm者31例,微钙化及环形钙化39例,多发性结节17例,结节纵横比>1者16例。结论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逐步提升。穿刺者的技术水平、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直径≤5mm、微钙化及环状钙化、多发性结节即良恶性结节并存是影响病检结果的主要因素。提高穿刺者技术水平、重复穿刺或改换粗针穿刺、结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
顾书成沈毅马跃磊程宝兴白石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HB)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为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2例HB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HB患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影像学检查提示小脑半球囊实性和实质性占位,镜下肿瘤主要以大间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构成,并根据间质细胞的丰富程度分为细胞亚型,其肿瘤组织内含大量的间质细胞,细胞呈圆形或多角形,胞浆丰满呈空泡状;网状亚型,肿瘤组织内含大量的毛细血管,网织染色示有丰富的网状纤维。HB间质细胞中Vimentin、S-100蛋白、Inhibin-a、CD56表达均阳性且NSE、VEGF高表达,EMA、CD34、CD31、GFAP、EGFR均呈阴性。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CD31及FⅧAg。Ki-67增殖指数标记阳性率<5%。结论:HB是临床较为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WHOⅠ级),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白石张坤郑艳
关键词: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体会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方法:主要结合B超、巨检、镜检和免疫组化方面检查并随访。结果:镜检组织学形态大多可见乳头状结构、毛玻璃样核、假包涵体、核重叠等结构。免疫组化TTF-1、TG等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更注重毛玻璃样核、核内假包涵体、核重叠等肿瘤核的特征。
张坤白石郑艳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病理学
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及影响病检结果因素分析和解决办法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技巧及影响病检结果因素分析和解决办法。方法:选择2018.01~2022.05在本院就诊的9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对影响病检结果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寻找解决办法。结果:9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无法诊断者103例,良性240例,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或者滤泡性肿瘤348例,怀疑恶性180例,恶性者109例。无法诊断的103例患者中,低回声结节直径 ≤ 5 mm者31例,微钙化及环形钙化39例,多发性结节17例,结节纵横比 > 1者16例。结论: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技巧,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逐步提升。穿刺者的技术水平、甲状腺低回声结节直径 ≤ 5 mm、微钙化及环状钙化、多发性结节即良恶性结节并存是影响病检结果的主要因素。提高穿刺者技术水平、重复穿刺或改换粗针穿刺、结合BRAF V600E基因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
郭颖顾书成沈毅马跃磊程宝兴白石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