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光斌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入路
  • 2篇锁孔
  • 2篇锁孔入路
  • 2篇外科
  • 2篇鞍区
  • 1篇血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治疗慢性硬膜...
  • 1篇神经外科
  • 1篇手术
  • 1篇桥小脑角
  • 1篇桥小脑角区
  • 1篇外科手术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抽吸
  • 1篇显微神经
  • 1篇显微神经外科

机构

  • 4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作者

  • 4篇经大平
  • 4篇徐光斌
  • 3篇吴再进
  • 3篇李监松
  • 3篇侯树穹
  • 3篇许勇
  • 2篇伍葵
  • 2篇骆成
  • 2篇吴永
  • 2篇孙庆
  • 2篇彭磊
  • 1篇杨堃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桥小脑角内镜下解剖分区及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通过神经内镜对桥小脑角分区并行解剖学观察,旨在为内镜辅助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具新鲜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内镜下对桥小脑角分区并观察。结果:桥小脑角区从头侧至尾侧被Ⅶ-Ⅷ神经束、CNⅨ分为3个间隙:间隙Ⅰ、间隙Ⅱ、间隙Ⅲ,其中间隙Ⅰ又被CNⅤ分为Ⅰa、Ⅰb亚间隙(Subspace);内镜从3个间隙可以分别观察CNⅢ-CNⅫ及其附近的血管结构。结论:神经内镜选择性地在3个解剖间隙进行操作和甄别,减少了操作的盲目性,对显微外科起重要的辅助作用。
李监松杨堃吴再进许勇徐光斌经大平涂祝新侯树穹
关键词:内镜桥小脑角区显微神经外科
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鞍区内镜解剖及操作技术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鞍区的内镜解剖及操作技术。方法本组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例新鲜尸头,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应用内镜(0°镜、30°镜)对鞍区各间隙进行解剖观察并模拟手术操作。结果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开颅可达到经典翼点入路对骨窗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内镜,可清晰的显露间隙Ⅰ、Ⅱ、Ⅲ、Ⅳ,尤其对重要穿通血管的显露更明确。结论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创伤小,暴露好;其中间隙Ⅰ、间隙Ⅲ是鞍区内镜探查最常使用且较为安全的间隙。
李监松骆成吴再进许勇孙庆徐光斌经大平涂祝新侯树穹吴永彭磊伍葵
关键词:内镜鞍区锁孔入路
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鞍区的内镜解剖学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鞍区手术提供入路及相关内镜解剖学资料。方法:本组采用15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头和1例新鲜尸头标本,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用显微镜和内镜(0°镜、30°镜),对鞍区各间隙进行解剖观察并录像。结果: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开颅可达到经典翼点入路对骨窗的基本要求,通过使用内镜不同角度的操作,可清晰的显露间隙Ⅰ、Ⅱ、Ⅲ、Ⅳ及Willis′环,尤其对重要穿通血管的显露更明确。结论:经眶上缘外侧锁孔入路创伤小,暴露好;而内镜在鞍区的应用可弥补手术显微镜的不足,对显微外科手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李监松骆成吴再进孙庆徐光斌经大平涂祝新许勇侯树穹吴永彭磊伍葵
关键词:内镜鞍区
锥孔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2007年
目的研究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对2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微创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3例患者中,22例恢复良好,1例血肿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全部患者拔管后3d拆线。结论锥颅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且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经大平徐光斌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抽吸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