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笔者选取了2006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胸腰脊椎骨折患者,其中68例为男,42例为女性,年龄为14~83岁,平均(46.16±7.2)岁,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度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且脊髓神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李昊肖延河陈峰司枫杜发会姜涛张磊
- 关键词:后路钉棒系统胸腰段脊椎骨折
- 颈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病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颈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病发生的病理机制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4例该病患者进行随访、JOA评分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前路手术后4例,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6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例。除药物治疗、功能康复训练外,辅以高压氧治疗。结果:JOA评分改善率为76%。所有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三角肌、肱二头肌恢复至3~4级,生活可自理,11例感觉恢复正常。结论:颈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病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可能,减压后脊髓漂移导致神经根牵拉或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应以预防为主,经过功能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后肌力、感觉均可获得一定恢复。高压氧治疗可能缩短其康复时间。
- 肖延河陈峰姜永涛李昊姜涛
- 关键词:神经根病手术后并发症
- 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8个月以上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及Cobb角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复位伤椎,降低并发症,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陈峰李昊姜涛张磊肖延河
- 关键词:植骨骨折伤椎置钉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间髋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本次临床回顾性研究样本,基于其手术时机的差异将样本分为组1(25例)、组2(25例),组1在36小时内行早期手术,组2在36小时内行择期手术。收集两组患者临床手术平均时长、患者住院平均时长、术后预后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预后愈合平均时长几方面数据,从而针对不同手术时机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与组2相比,组1患者临床手术平均时长、患者住院平均时长、术后预后过程中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预后愈合平均时长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早期手术治疗优势显著,在推动患者预后进程方面极具价值。
- 姜涛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时机临床疗效
- 髌韧带小切口逆行交锁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被引量:1
- 2007年
- 司枫李昊姜涛张永敢
- 关键词:股骨下段骨折逆行交锁钉小切口髌韧带临床疗效
- 经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R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并植入自体髂骨R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经伤椎置钉并植入自体髂骨RSS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轻度疼痛8例(19.51%)、中度疼痛20例(48.78%)、重度疼痛13例(31.71%),治疗28 d后轻度疼痛27例(65.85%)、中度疼痛11例(26.83%)、重度疼痛3例(7.32%),术后28 d患者的疼痛程度与治疗前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椎高百分比(58.19±8.36)%,Cobb角(15.33±5.42)°,随访观察1年,患者椎体高度百分比为(93.31±7.15)%,Cobb角为(5.18±2.26)°,患者恢复情况良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并植入自体髂骨R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和矫正效果,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大力推广。
- 毕明昊肖延河司枫姜涛
- 关键词:自体髂骨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