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博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8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文学农业科学更多>>
-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初级口语课的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本文基于汉语课堂教学示范初级口语课的分析,介绍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任务进行课堂活动,达到在真实的语境中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目的,适合以培养留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主旨的对外汉语教学。
- 陈文博
-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重读《红楼梦》 再论宝钗形象
- 2007年
- 分析了《红楼梦》中薛宝钗为人处世的行为动机、传统美德及为人处世的特点。指出宝钗虽为封建社会传统教育下的一个完人,还具有当代青年所应提倡的某些传统美德。
- 陈文博
- 关键词:红楼梦薛宝钗
-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修辞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07年
-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准确、得体地运用汉语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培养汉语修辞能力。当前,汉语教学在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不重视等问题。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修辞能力的培养应加强正确认识,多接触汉语,选好教材,注重文化背景的教学。
- 陈文博
- 关键词: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修辞能力
- 略论修辞艺术寓于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被引量:1
- 2008年
- 第二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强调言语交际的得体性。现代修辞学理论重视研究语言材料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的使用规律,追求最佳交际效果,其思想可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 陈文博
- 关键词:现代修辞学言语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
- 新疆第二语言教学要重视汉、维语词的色彩义及民族文化被引量:3
- 2006年
- 语言的词汇系统和词语的语义内涵,往往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本文通过分析汉维语词色彩义的异同,揭示出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及文化内蕴,以期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 陈文博穆克热木
- 关键词:汉语教学色彩义民族文化
- 寓汉字文化于汉语词汇教学被引量:2
- 2007年
- 文章对汉字和汉语词汇教学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正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难点和兴趣所在,提出了寓汉字文化于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 陈文博
- 关键词:汉字文化词汇教学汉语教学
- 整合和压制:汉语“且X且Y”结构的语义认知被引量:1
- 2016年
- 汉语"且X且Y"结构是当前网络论坛和新闻标题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框式结构,它的流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演变现象。新型"且X且Y"结构的解读涉及到复杂的语义认知,需要经过人们心理空间概念的整合和构式压制过程。其构式义为"在特定的语境中,劝勉(提醒、建议或告诫)人们在做X动作行为时一定要同时做Y行为"。认知语境在"且X且Y"构式的成功解读中起着重要作用。
- 陈文博张春梅郭兰
- 关键词:语义构式压制
-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被引量:21
- 2012年
- 近年来新兴的"有一种X叫Y"结构是一定修辞动因对语法构式重加塑造的修辞构式,其语义的认知要依赖转喻、隐喻以及在特定认知场景中对概念的重新解读和发现。这一结构从语法构式演变为修辞构式突破了原有语义的限制,产生了不可推导性。该修辞构式中的X和Y所属的语义范畴本不相同,进入构式后在构式的压制下变为同一范畴,其认知机制是转喻、隐喻和特定场景中的重新认识。
- 陈文博
- 关键词:语法构式修辞构式
- 新疆少数民族情歌的语言修辞艺术与民族文化被引量:2
- 2006年
- 语言修辞与文化密切相联,其文化底蕴存在于系列的语言现象中。本文试以新疆少数民族情歌为例,从词语的特征及修辞格的运用两方面揭示新疆少数民族情歌在“爱情”这个特殊的社会切片上呈现出来的民族性格、审美情感、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
- 陈文博
- 关键词:民族文化少数民族
- 从阿凡提笑话故事看其语言幽默产生的语用学机制被引量:1
- 2007年
- 纳斯尔丁.阿凡提的笑话故事是我国民族民间口头文学中一朵闪耀着异彩的奇葩,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从语用学的角度看,阿凡提笑话故事中语言幽默产生的机制在于其违反了会话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现实原则。
- 陈文博
- 关键词:语言幽默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