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登革热合并肺部改变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回顾分析重症登革热(SD)合并肺部改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重症登革热患者,分成有和无肺部改变两组,对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做对比分析。结果 120例SD患者中,48例合并肺部改变,占40.0%;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83.3%,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肺病基础的更易合并肺部改变。除均有发热外,合并肺部改变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两组在白细胞及降钙素原(PCT)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改变胸部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病变(n=22)、胸腔积液(n=24)、胸膜增厚(n=4)。结论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及肺病的SD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肺部改变,监测白细胞及PCT的动态变化可指导抗生素治疗,尽早行胸部CT有助于早期诊断,避免漏诊。
- 潘越峻张媛邓西龙
- 关键词:登革热肺部病变
- 乌司他丁改善肾综合出血热血管损伤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改善肾综合出血热引起的毛细血管损伤而发生异常渗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50例肾综合出血热的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实验组患者(25例)乌司他丁治疗;给予对照组(25例)5%糖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此外,根据实验组中患者就诊时发热时间分为两组。实验组A(9例)为发热1~4 d;实验组B(16例)为发热5~7 d。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7 d后进行尿微量蛋白、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等临床指标测定并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尿微量蛋白下降显著;血肌酐恢复速度更快;血浆白蛋白上升明显;发生尿少症状的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时间也明显减少;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实验组B对比,实验组A尿微量蛋白下降显著;血肌酐恢复速度更快;血浆白蛋白上升明显;并发症发生时间也明显减少;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治疗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并且在发热早期应用效果最佳。
- 潘越峻张媛韦广莹张国明
- 关键词:乌司他丁血管损伤
- 静脉用药微粒污染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微粒污染对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5年因合并ARDS入住本院ICU的患者共50例,按静脉用药分别采用直流过滤输注控制微颗粒以及普通静脉输注平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间相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入住ICU时间、持续发热时间、白细胞介素-8(IL-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采用直流过滤输注对缩短入住ICU时间[OR(95%CI)=0.212(0.094,0.468)]、降低IL-8[OR(95%CI)=0.315(0.25,0.715)]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RDS患者静脉用药时采用直流过滤输注控制微粒污染对微循环有积极的影响。
- 潘越峻张文先张媛
- 关键词:静脉用药微粒污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