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东 作品数:19 被引量:5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2006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价值。方法:54例病人行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其中壳核-内囊型18例,壳核进展型12例,壳核型14例.皮层型10例。术后第1、4、7天和1个月、3个月复查头部CT。结果:术中血肿完全清除10例,血肿清除90%以上18例,血肿清除70%~80%26例。疗效根据GOS标准,优10例,良16例,中10例,差7例,死亡12例。结论:对血肿量大于30ml,一般情况稳定,应积极早期行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邱建东 游恒星 陈氡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神经外科手术 β-七叶皂甙钠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柴福民 蔡汉周 邱建东脑水肿使用高渗盐水及甘露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及甘露醇用于脑水肿脱水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0例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7.5%高渗盐水(HS)组和甘露醇(MT)组,HS组各静脉滴注静脉滴注7.5%高渗盐水4ml/kg,MT组快速输注20%甘露醇(0.5g/kg)。持续监测ICP、MAP、CVP指标,并检查血纳浓度和血浆渗透压。结果7.5%HS和甘露醇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ICP,但HS起效快,作用持续时间更长。在其他指标方面HS的效果优于甘露醇。结论HS可作为降低颅内压的一线治疗药物。 柴福民 罗小玲 马亮 邱建东关键词:高渗盐水 甘露醇 脑水肿 脑出血首次血压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年我科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证实的急性首次脑出血患者共130例,分别收集患者自然信息、首次血压记录、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及是否破入脑室、首诊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住院中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的Ranking量评分(modifiedranking scale,MRS)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年龄、GCS评分、脑室积血、舒张压、中线移位、肺部感染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血压升高患者的年龄偏大、出血量大、GCS评分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血压水平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张清平 董广宇 赵燕 邱建东 兰周华 陈建良关键词:脑出血 血压水平 预后 脑室外并腰大池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铸形脑室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收治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脑室外引流术结合腰穿引流术。结果根据GOS量表评分,治疗组优良率45%,高于对照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血肿清除时间治疗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钟远强 邱建东 游恒星 练晓文 马珊 张清平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破入脑室 腰大池 引流术 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方法 采用深圳市卫生局重点项目"深圳市急性创伤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提供的1994~2003年急性创伤的基本资料,抽取其中颅脑交通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颅脑损伤住院病例10 607例,颅脑交通伤病例5 427例,手术3 478例,手术率64.1%;死亡295人,住院病死率5.4%,急诊手术1 086例;手术病例死亡124例,手术病死率3.3%;非手术治疗死亡181例,病死率9.3%;入院时有效GCS评分3 360例,GCS评分≤8分的病例654例,死亡232例,病死率35.5%.结论 颅脑交通伤病情重,病死率高,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加强颅脑交通伤的预防和救治可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张清平 陈建良 董广宇 左右 邱建东关键词:颅脑交通伤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小脑大面积梗死术后出血致心跳骤停一例抢救成功 2013年 患者女,63岁。因突发眩晕、头痛24h,神志不清3h入院。查体:血压203/103mmHg,GCS为5分,无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直径约2mm,光反射迟钝,颈抵抗,四肢肌力检查不能配合、肌张力稍低,颅脑CT示小脑梗死及脑积水(图1a)。 张清平 邱建东 陈建良 马珊 游恒星 罗小玲 钟远强 李浩关键词:心跳骤停 术后出血 神志不清 眼球震颤 瞳孔直径 肌力检查 颅脑损伤开颅术中脑膨出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科开颅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36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起因和对比手术方法改进前、后的病死率。结果:迟发性血肿的形成、严重颅底骨折造成的出血、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手术操作不当致下丘脑损伤、复合性损伤、脑血管调节功能受损等因素是造成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改进手术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彻底及时地清除迟发性邻近或远隔部位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换气,控制性降压,必要时双侧大骨瓣减压、术后气管切开、亚低温及激素治疗是有效的措施。 马珊 黄建嫦 邱建东 柴福民 练晓文关键词:颅脑损伤 开颅术 脑膨出 早期肠道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致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方法。方法:将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对患者进行早期肠道内营养,乙组对患者进行周围静脉营养。动态观察其体重的变化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结果:伤后14天,甲组体重减轻平均为2.4kg,乙组体重减轻平均在8.5kg;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甲组为5例,乙组为12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行周围脉营养患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肠道内营养,可有效地维持胃肠道功能、中和胃酸,维持胃肠内正常PH值。可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促进胃肠黏膜生长及剌激黏膜细胞的更新,直接和间接地维持胃肠道的生态平衡,保护胃肠道结构的正常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在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SU)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柴福民 蔡汉周 马亮 游恒星 邱建东关键词:肠道营养 应激性溃疡 出血 脑出血首次血压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压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经颅脑CT检查证实的急性首次脑出血患者共130例,将其按照血压测定值分为血压正常组4倒(133±4/86±3mmag)(1mmHg=0.133kPa),收缩压正常舒张压升高组16例(132±6/102±5mmHg),收缩压升高舒张压正常组35例(158±8/82±5mmHg),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组75例(184±21/113±14mmHg)。分别收集患者自然信息、首次血压记录、出血量、中线移位情况及是否破入脑室、首诊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COS)评分、住院中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rankingscale,MRS)评分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各组间患者出血量、入院GCS评分、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升高患者的年龄偏大、出血量大、GCS评分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和预后差。结论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血压水平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张清平 董广宇 赵燕 陈建良 兰周华 邱建东关键词:脑出血 血压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