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青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假阴性和假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液基细胞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患者,并分析原因。方法 13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行宫颈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并对液基细胞学诊断假阳性、假阴性患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3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液基细胞学诊断阳性[不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479例,阴性873例;组织学诊断阳性475例,阴性877例。其中液基细胞学诊断假阴性23例,假阳性27例,假阴性率4.84%,假阳性率3.08%。23例细胞学假阴性患者中组织学诊断证实为CIN1、CIN2、CIN3分别为12例、5例和4例,另有鳞状细胞癌(SCC)和原位腺癌各1例。经复查4例检测为阳性细胞实为漏诊,6例细胞量<40%,5例未见宫颈腺细胞或化生细胞,2例为重度炎症炎细胞遮盖,2例为出血涂片,其余4例细胞学未见特殊。27例细胞学假阳性患者经复查,11例为早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改变,8例为反应性形态改变(不成熟化生3例,修复性改变2例,老年萎缩性改变3例),5例为特殊感染(疱疹病毒感染3例,念珠菌感染2例),另有3例复诊细胞学未见明显特殊。结论液基细胞学诊断受临床取材、制片技术以及阅片医生诊断水平和阅片强度等诸多环节影响,加强临床病理联系以及采用多种筛查方式联合可有效宫颈癌筛查效率。
- 汤红平胡燕飞孔艳青魏欣
-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宫颈上皮内瘤变假阴性假阳性
- 临床和MRI特征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构建和验证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产前检查疑有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而行MRI检查的236例孕晚期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8:2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入训练集(189例)或验证集(4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和MRI特征,分别构建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诊断效能。结果:剖宫产史(OR=2.835,P=0.022)、胎盘局部膨隆(OR=3.526,P=0.044)、胎盘-子宫界面不连续(OR=7.97,P=0.006)、胎盘床异常血管(OR=4.16,P=0.013)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6.229,P=0.006)是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55(95%CI:0.928~0.983)和0.866(95%CI:0.752~0.980)。胎盘局部膨隆(OR=4.033,P=0.033)、胎盘床异常血管(OR=4.585,P=0.01)、胎盘内异常血管(OR=3.684,P=0.034)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8.154,P=0.002)是预测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严重产后出血预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45(95%CI:0.912~0.977)和0.899(95%CI:0.806~0.993)。结论: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的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临床诊治能提供一定帮助。
- 吴逸冲曹满瑞陆玮夏军刘阳孔艳青
- 关键词: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产后出血列线图
- 一种病理活检小标本取材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病理活检小标本取材装置。包括取样篮和盖体,盖体一端设置有用于盖合于标本瓶的瓶口处的套装端口,盖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沥水端口,沥水端口与套装端口连通,盖体的侧面横向开设有一大小与取样篮大小适配的插入腔,插入腔...
- 孔艳青汤红平刘海英李晓吴波
- 1199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年龄及活检部位病理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及其变化,并分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活检部位,寻找宫颈最易发生病变的位置,探讨患者的宫颈随机取材检查活检阳性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7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宫颈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变程度、年龄及活检的位点。结果 11 99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6.32±8.63)岁。5 206例LSIL变患者平均年龄(35.17±8.21)岁。6 789例HSIL患者平均年龄为(37.22±9.17)岁。26~<36岁和36~<46岁年龄段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43.89%、31.28%。宫颈1~12点,CIN病变阳性率分别为51.49%、54.46%、51.54%、55.81%、62.60%、61.62%、66.15%、63.32%、55.74%、57.11%、62.98%及54.60%,整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P<0.05)。以阳性率最高的7点为参照,其他各点与其两两比较的χ~2值分别为41.0、22.8、37.2、17.8、2.3、4.8、1.6、19.6、17.3、1.8、31.5,其中1、2、3、4、9、10、12点P均小于0.004 5(Bonferroni法校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颈活检12个位点,病变检出率其中7点最高、其次8点、11点、5点、6点、10点、4点、9点、12点、2点、3点和1点。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主要集中在26~<46岁年龄段。LSIL患者年龄集中在(35.17±8.21)岁,HSIL患者年龄集中在(37.22±9.17)岁。宫颈病变患者活检部位7点、8点、11点、5点、6点、10点可能是最易首先发生宫颈病,选择这六个点位活检检查可能对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 孔艳青汤红平
- 关键词:宫颈病变上皮内瘤变宫颈活检
- P16和P53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
- 2019年
- 目的目前已经有报道显示P16表达异常和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生有密切关系,但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P16基因的作用似乎和大多数肿瘤有着明显的区别。为近一步探讨P16基因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发生发展机制,本研究检测P16和P53在平滑肌肿瘤的表达情况。探讨P53和P16蛋白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良性子宫平滑肌瘤、11例子宫平滑肌肉及17例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的P53和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平滑肌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组及平滑肌瘤组(P<0.05)。P53蛋白在平滑肌肉瘤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平滑肌瘤组(P<0.05)。结论 P53和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平滑肌瘤向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转化可能存在相关性,并为临床鉴别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提供参考依据。P16高表达促进了子宫平滑肌肿瘤恶性发生发展还是恶性潜能未定型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形成后P16的高表达仅仅是一种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孔艳青张雁瑞史健陈莹莹
- 关键词:子宫平滑肌肿瘤平滑肌肉瘤P16P53
- 新型环保无醛固定液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组织固定是病理技术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常规制片质量及免疫组化等相关分子病理检测结果。长期以来.4%中性甲醛是病理科常规组织固定试剂,其对病理标本的固定及常规HE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效果得到病理专家们的肯定。但甲醛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均有不良的影响.寻找一种有相同效果且无毒无害的环保固定液一直足病理工作者的期盼。
- 陈国艳汤红平孔艳青卢翔宇陈莹莹
- 关键词:甲醛HE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