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慧灵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血培养
  • 3篇污染菌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培养阳性
  • 1篇阳性
  • 1篇乙酰化
  • 1篇脂质
  • 1篇脂质沉积
  • 1篇蠕虫感染
  • 1篇去乙酰化
  • 1篇哮喘
  • 1篇免疫应答
  • 1篇基因
  • 1篇基因调控
  • 1篇降钙素
  • 1篇降钙素原
  • 1篇反应蛋白
  • 1篇肝脏
  • 1篇肝脏组织
  • 1篇PLZF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州军区联勤...

作者

  • 5篇胡慧灵
  • 3篇王露霞
  • 1篇吴忠道
  • 1篇李薇
  • 1篇张凤川
  • 1篇郭振辉
  • 1篇李建勋
  • 1篇吕志跃
  • 1篇石凌波
  • 1篇陈蕊
  • 1篇李舒婷
  • 1篇刘劲超
  • 1篇杨翔云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5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快速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将患者分为血流感染组(n=70)和血培养污染组(n=30),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温、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白细胞总数、血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差异,通过多因素统计分析,排除可能的混淆因素影响,获得相关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预测因素对于对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鉴别能力。结果血培养污染菌群分布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73.3%(22/30);在9项指标中,仅TTP、CRP、PCT三项指标与判断血培养污染有关;TTP、CRP、PCT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8、0.736和0.927。当TTP≥17.7 h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65.7%、53.8%和95.8%;CRP≤51.7 mg/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64.3%、47.9%和86.6%;PCT≤0.5 ng/ml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84.3%、72.5%和98.4%;三项指标联合时,诊断血培养污染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8.6%、95.5%和88.5%。结论 TTP、CRP和PCT联合检测对鉴别血流感染和血培养污染的诊断意义优于单项指标。结合病人临床相关资料,能得到更加准确的诊断。
王露霞石凌波郭振辉陈蕊胡慧灵李建勋李薇张凤川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污染菌血流感染
PLZF通过SIRT1依赖的去乙酰化修饰调控肝脏脂质沉积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PLZF可以促进肝脏的糖异生基因表达和葡萄糖输出,导致高糖血症。然而,PLZF在肝脏脂代谢中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检测了PLZF在db/db、ob/ob遗传性肥胖小鼠和DIO食源性肥胖小鼠中的...
胡慧灵
关键词:肝脏组织脂质沉积基因调控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临床快速、正确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剔除血培养送检单瓶)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既定的标准将患者区分为菌血症组和血培养污染组...
王露霞石凌波胡慧灵李建勋李薇张凤川
文献传递
血培养污染菌判定的实验室检查
目的 探讨鉴别血培养致病菌和污染菌的有效指标,为临床快速、正确检测血流感染病原菌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血培养阳性患者(剔除血培养送检单瓶)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根据既定的标准将患者区分为菌血症组和血培养污...
王露霞石凌波胡慧灵李建勋李薇张凤川
蠕虫感染与哮喘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2年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遗传学因素、Th1/Th2免疫应答失衡及气道高反应性等。环境因素对哮喘的发病作用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卫生假说"认为哮喘等变应性疾病的高发育年幼时蠕虫等微生物感染的减少密切相关,本文就哮喘发病机制及其与蠕虫感染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杨翔云胡慧灵刘劲超李舒婷吕志跃吴忠道
关键词:哮喘蠕虫感染免疫应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