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pEGFP-N1-HBsAg-ROP2多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 2018年
- 目的构建p EGFP-N1-HBs Ag-ROP2重组质粒,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表达鉴定,为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HBs Ag基因序列和pc DNA3-p30-ROP2重组质粒酶切位点设计引物,PCR扩增HBs Ag基因,经酶切、连接、转化,利用HBs Ag基因替换p30基因,构建pc DNA3-HBs Ag-ROP2重组质粒;经HindⅢ和KpnⅠ双酶切,将HBs Ag-ROP2片段与p EGFP-N1真核表达载体相连,构建p EGFP-N1-HBs Ag-ROP2重组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观察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Bs Ag片段PCR产物约700 bp,与理论值相符;构建pc DNA3-HBs Ag-ROP2重组质粒,双酶切电泳后得到约5.4 kb和1.9 kb的两条带,与预期结果相符。p EGFP-N1-HBs Ag-ROP2双酶切后产生约4.7 kb和1.9 kb的条带,经测序鉴定,与Gen Bank发表的序列同源性为99.84%。目的基因已成功转染入HEK293T细胞中,且正确表达,蛋白浓度为3.08 mg/ml。结论成功构建p EGFP-N1-HBs Ag-ROP2重组表达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能正确表达。
- 马荣肖婷李瑾孙慧徐超徐超尹昆尹昆赵桂华崔勇朱嵩刘功振魏庆宽
- 关键词:乙型肝炎PEGFP-N1质粒构建
- 2015—2016年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抗药性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抗性基因多态性情况。方法采集2015—2016年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务工返乡的输入性恶性疟患者血样,提取疟原虫基因组DNA,对恶性疟原虫抗性基因Pfcrt、Pfmdr1、Pfdhfr、Pfdhps、K13进行套式PCR扩增、DNA测序和序列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样本5种抗性基因目的片段均成功扩增和测序。Pfcrt野生型、突变型、混合型分别占72.8%、18.6%、8.6%,突变型全部为CVIET(下划线表示突变位点,下同);Pfmdr1野生型、突变型、混合型分别占20.0%、61.4%、18.6%,突变型主要为YF和NF;Pfdhfr野生型、突变型、混合型分别占1.4%、98.6%、0,突变型主要为AIRNI;Pfdhps野生型、突变型、混合型分别占1.4%、94.3%、4.3%,突变型主要为SGKAA;Pfdhfr和Pfdhps完全抗性基因型IRNGE占8.6%;1.4%的样本K13基因发生A578S突变。结论山东省由赤道几内亚输入的恶性疟原虫Pfcrt、Pfmdr1、Pfdhfr、Pfdhps、K13基因均发生不同程度突变;Pfcrt突变型比例较低,Pfmdr1、Pfdhfr、Pfdhps突变型比例较高;检测到K13基因发生A578S突变。
- 聂广馗徐超魏庆宽李瑾肖婷孙慧孙慧孔祥礼尹昆赵桂华张本光闫歌
-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输入性疟疾抗药性基因多态性
- 弓形虫免疫作图蛋白1互作因子的筛选与鉴定
- 2020年
- 目的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弓形虫免疫作图蛋白1(TgIMP1)在人类宿主胞内的相互作用因子并鉴定其相互作用。方法以刚地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TgIMP1全长编码序列,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插入诱饵表达质粒pGBKT7中。重组质粒转化入酵母Y2H Gold细胞中,采用酵母细胞融合方法与人胎脑cDNA酵母文库菌双杂交筛选互作因子。筛选的阳性质粒经测序和共转化验证TgIMP1体内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不具备细胞毒性和自激活活性的pGBKT7-IMP1重组诱饵表达质粒,该诱饵在人胎脑cDNA文库中共计筛选得到Ringfinger protein2(RNF2)、Murine retroviru sinte grationsite1homolog(MRVI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A3(HNRNPA3)等6种相互作用因子。结论筛选得到6种人类宿主能够与弓形虫TgIMP1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其中RNF2体内可与TgIMP1直接互作。
- 姚营营张丽新赵桂华徐超孙慧刘功振肖婷朱嵩魏庆宽黄炳成闫歌尹昆
-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弓形虫
- 一种黄色光致发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一种黄色光致发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一种基于中心对称有机配体的既具有较强黄色光致发光又具有较强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金属有机配合物晶体材料。选择咪唑‑4,5‑二羧酸、硝酸铅为反应原料,采...
- 刘广宁孙慧李昕宇刘晚晴李轲李村成
- 文献传递
- 植物源烟水调控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类成分的积累及机制研究
-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属于唇形科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草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丹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基于传统中药使用水煎剂的用...
- 孙慧
- 关键词:丹酚酸信号机制
- 文献传递
- 一种黄色光致发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 一种黄色光致发光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合成一种基于中心对称有机配体的既具有较强黄色光致发光又具有较强二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金属有机配合物晶体材料。选择咪唑‑4,5‑二羧酸、硝酸铅为反应原料,采...
- 刘广宁孙慧李昕宇刘晚晴李轲李村成
- 文献传递
- 弓形虫棒状体蛋白及其核酸疫苗研究现状被引量:6
- 2018年
- 弓形虫病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和防治措施,研制安全便捷、保护力强的核酸疫苗是弓形虫病防治的有效策略。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ROPs)是弓形虫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蛋白,其在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纳虫空泡(Parsitophorous vacuole,PV)形成及胞内弓形虫的增殖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之一。本文就ROPs家族重要成员特性、表达载体选择及其核酸疫苗在动物实验中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马荣孙慧闫歌闫歌
-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核酸疫苗免疫保护
- 山东省昌乐县中药资源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要求,对昌乐县野生及栽培类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开展调查,为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普查、标本的采集及鉴定、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对昌乐县野生及栽培类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昌乐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品种丰富,共计232种、168属、67科,其中优势科为菊科、豆科、禾本科。重点药材27种,其中薄荷、生地黄等蕴藏量较大,分别达1.00×10^5 kg以上。主要栽培类药用植物5种,其中丹参栽培面积较大,达到1500亩以上。结论:昌乐县中药资源品种丰富,蕴藏量大,可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 杨小彤冉志芳张庆梅许子欣孙慧傅博周洁张永清
- 关键词:资源普查野生药用植物
- 弓形虫毒力效应因子ROP18竞争性抑制剂的筛选及亲和活性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采用药物靶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靶向弓形虫毒性因子ROP18的小分子竞争性抑制剂,并对中靶小分子进行活性分析。方法通过MOE软件的Structure Prepare完成ROP18三维晶体结构的结构准备;以ATP结合口袋作为筛选起点,分别参考EHT药效团注释及构建方法,以及TypeⅠ激酶抑制剂药效团特征构建靶向天然配体口袋的药效团;通过Pharmacophore Search导入包含202 919个化合物优势构象的SPECS数据库,通过EHT药效团注释方法进行小分子相似性筛选;筛选的小分子经分子对接和打分函数排序后,对排名前100的分子构象进行SAR分析。结果构建的药效团模型具有4个典型的TypeⅠ激酶抑制剂特征,保证了筛选的多样性和互作特异性;在SPECS数据库中共计通过了1 314个符合该模型的小分子,最终选取了25种活性较高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具有2种母环核心Scaffold骨架聚类,分别命名为ScaffoldⅠ类及ScaffoldⅡ类。另有13种Scaffold各异的化合物类型。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ROP18的ATP-结合口袋的药效团模型,筛选得到25种代表性小分子,形成2种Scaffold聚类及13种多样性骨架结构,为开发新型抗弓形虫病药物先导物奠定了基础。
- 邱潇程允堂王利磊赵桂华赵桂华徐超徐超孙慧孙慧刘功振肖婷朱嵩魏庆宽尹昆
- 关键词:药效团模型弓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