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子强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菌
  • 1篇动态监测
  • 1篇质粒消除
  • 1篇珠江口
  • 1篇氯霉素
  • 1篇耐药
  • 1篇耐药菌
  • 1篇耐药菌株
  • 1篇菌群
  • 1篇菌株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 1篇海洋环境
  • 1篇病原
  • 1篇病原菌
  • 1篇病原菌群
  • 1篇病原细菌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篇艾云灿
  • 2篇尹德胜
  • 2篇孟繁梅
  • 2篇潘子强
  • 1篇朱义福
  • 1篇曾延辉
  • 1篇汪凯

传媒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海洋病原细菌的氯霉素耐药菌株筛选鉴定及质粒消除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从污染海域筛选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研究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方法TCBS和EMB选择平板筛选,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耐药株。MIC测定、基因组DNA-RAPD分型和质粒消除评估多样性。结果评估187株氯霉素耐药株的MIC值分布、属种分布、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发现80株耐药MIC25~128μg/ml是CLSI/NCCLS(1995年)定义临床标准(MIC12.5μg/ml)的2~10倍,分布在弧菌科和肠杆菌科主要属种;58株MIC>25μg/ml基因组DNA-RAPD分型与菌落表型分组结果吻合,显示多样性丰富。采用多轮高温(~43℃)和高浓度(~1%)SDS双重处理和交替培养,77株MIC>25μg/ml分离株的质粒消除效率为28.6%;55株不能消除耐药表型,暗示染色体编码耐药基因;22株可消除氯霉素耐药表型,其中16株完全消除,暗示质粒独立编码耐药基因,6株部分消除,暗示质粒和染色体分别编码耐药基因。结论来自污染海域环境的非临床氯霉素耐药株可作为新模型,提供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机制多样性的新视野。
孟繁梅汪凯潘子强尹德胜艾云灿
关键词:海洋环境病原细菌氯霉素基因定位
南海珠江口TCBS和EMB类群细菌动态监测(1999-2002)被引量:2
2007年
报道1999-2002年对南海珠江口(21°50’~22°50’N,113°20’~114°50’E)26个站点的动态监测结果:(1)TCBS类群包括37%Ⅰ类(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5%Ⅱ类(副溶血弧菌)和58%Ⅲ类(霍乱弧菌、霍乱弧菌埃尔托型,溶藻弧菌);EMB类群包括14%Ⅳ类(变形菌属、沙门氏菌属或志贺氏菌属),50%Ⅴ类(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哈夫尼氏菌属、沙雷氏菌属)和36%Ⅵ类(大肠杆菌);(2)26个站点之间的年平均CFU值差异显著.各站点的TCBS类群数量多而EMB类群数量少,表明TCBS类群为土著优势,而EMB类群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3)26个站点被聚类为四大类别,不完全吻合其实际地理位置邻近关系,提示人为干扰活动影响超越自然地理隔离效应.站点G(万山群岛)和H(担杆岛)同属最靠近外海的孤立站点,却被划分为不同类别.H站点TCBS类群数量最高(3.7±2.6×10^4CFU/cm^3),G站点是天然养殖区,EMB类群数量最高(9.5±6.6×10^3CFu/cm^3),表明养殖区域陆源性EMB类群污染突出;(4)TCBS与EMB类群的月平均CFU值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年度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波动;(5)珠江口可以分为南、北部区域.南部区域的陆源性EMB类群污染严重,综合反映了来自珠江口水网系的高通量排放污染,养殖区域的自身污染,及其养殖活动对陆源性污染菌群的规模化“原位扩增”效应.
孟繁梅尹德胜潘子强曾延辉朱义福艾云灿
关键词:病原菌群珠江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