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篇“ E-SLT“的相关文章
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NO、ET和E-SLT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E-选择素(E-SLT)治疗前后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唐凡林
关键词:COPD患者HS-CRPE-SL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后血清
E-SLT、ADA、TB-Ab-IgG对老年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E-SLT、ADA、TB-Ab-IgG联合检测对老年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3例结核性胸膜炎、30例癌性老年胸腔积液患者、18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ADA、TB-Ab-IgG检测及人可溶性E-SLT含量检测。结果结核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E-SLT水平均高于癌性组,且血清E-SL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核组血清及胸腔积液中ADA水平均高于癌性组,结核组中胸液/血清ADA>1,在癌性组中胸液/血清ADA<1。上述指标在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E-SLT、ADA、TB-Ab-IgG对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诊断有重要价值。
陈艳萍李晓辕彭丽萍王莉
关键词:胸腔积液老年E-选择素腺苷脱氨酶
探讨E-SLT、ADA、TB-Ab-lgG、CEA、LDH联合检测对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
目前胸腔积液以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最为常见,自然二者也是最常需要鉴别的疾病,而对于确定结核性及癌性的金指标在胸液中检出率相对较低。探讨E-SLT、ADA、TB-Ab-IgG、CEA、LDH联合检测对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诊...
陈艳萍
关键词:E-SLTADACEALDH
文献传递
P、E-SLT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一)目的:通过对肺癌(lung cancer , LC)组织中P-SLTE-SLT表达的检测,讨论肺癌与P-SLTE-SLT表达的关系。 (二)方法:选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995年至2001年胸外科收治的肺癌(...
李美香
关键词:P-选择素E-选择素非小细胞肺癌
文献传递
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鄂ESLT-IIeB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以湖北本地分离的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鄂E株为模板,PCR扩增去掉信号肽和跨膜区的SLT-IIeB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同时对筛选出的阳性质粒pGEX-SLT-IIeB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发表的12个SLT-IIe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100%,表明该基因保守性很好。重组质粒pGEX-SLT-IIeB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GST-SLT-IIeB有特异性表达带,Western-blot检测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
林艺远刘国平吴斌赵战勤陈焕春
关键词:猪水肿病克隆原核表达
老年肺炎E-SLT、LPO的测定及中药干预特征被引量:3
2005年
探讨E-选择素(E-SLT)、过氧化脂质(LPO)在老年肺炎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对E-SLT、LPO的影响。收集老年肺炎12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2组均根据PORT评分系统再分为III、IV、V3组。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E-SLT、LPO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西药治疗组临床指标恢复较快,比较有差异。结论:血浆E-SLT、LPO是反映感染性疾病的良好指标,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中西医结合治疗较西医治疗E-SLT、LPO恢复时间短,且明显改善肺炎的病理过程,减轻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洪旭初蔡勇邹海瑞叶玲陈沁肖明耿
关键词:老年肺炎E-SLTLPO中药干预
肺挫伤致肺水肿患者血浆中E-SLT,IL-8,TNF-α和ET-1的变化(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胸部外伤所致肺水肿病人血中E-选择素、TNF、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变化。方法:用固相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免技术共测定了24例胸部外伤病人在治疗前后血中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浓度。结果:临床肺水肿病人血中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的浓度在发病时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愈后恢复正常,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元显著性(P>0.05),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E-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内皮素在肺水肿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随着这些因子的升高出现肺水肿并逐渐加重,这些因子降低后肺水肿逐步消失。因此对这些因子的检测有助于估计病情和评价疗效。
吴山蒋志学孙明盛延良
关键词:肺水肿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8
SCD_(14)、TNF-α、E-SLT及IL-10在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SCD14 、TNF α、E SLT及IL 10在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7例腹部外伤合并感染患者及内毒素血症兔模型中可溶性CD14 (SCD1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E选择素 (E SLT)及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血清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SCD14 与TNF α在术后第 1天开始升高 ,E SLT与IL 10在术后合并感染组中于第 3天出现增高〔(1 6 1± 0 47) μg/ml与 (2 8 6 3± 8 2 9)pg/ml,(15 3 6± 48 9)ng/ml与 (38 2 1± 10 87)pg/ml,P均 <0 0 5〕 ;在兔内毒素血症中则分别于第 30、12 0min开始增高〔(0 5 0± 0 0 2 ) μg/ml与 (1 0 0± 0 0 2 )pg/ml,(2 0 9± 0 5 )ng/ml与 (4 9 7± 0 5 )pg/ml,P均 <0 0 5〕。结论 血清SCD14 、TNF α、E SLT及IL
杨镛罗开元时德段志泉
关键词:SCD14TNF-ΑE-SLTIL-10
E-SLT与IL-10在胃肠道创伤感染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探讨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在胃肠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于不同时相测定37例胃肠道创伤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中E-SLT(E选择素)及比-10(白细胞介素10)血清浓度变化情况。结果:E-SLT与IL-10在术后感染加重组中其血清水平分别于第3天出现病理性增高分别为153.6±48.9ng/ml与38.21±10.87pg/ml;在感染缓解组中其血清水平分别于术后第3天开始增高分别为 150.91±50.32ng/ml与19.43±6.76pg/ml,至第14天降至对照组分别为E-SLT50.93±17.98ng/ml、IL-109.03±3.01pg/ml.水平.结论:E-SLT及IL-10血清浓度的变化在反映感染发展及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E-SLT与IL-10分别是患者感染加重或缓解的预后指标之一.
毛文源杨镛罗开元邵庆华杨国凯李波赵泉杨嵘
关键词:E-SLTIL-10
不同中医证型脓毒症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Sepsis)内皮细胞功能的中医证型动态整体观察。方法:以26例对照组及经中医辩证的68例脓毒症住院患者(其中气分组23例,营分28例,血分组17例)为对象,分别采血,检测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E-选择素(E-selection,E-SLT)、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和白细胞计数(WBC)指标。结果:除IL-2外,所有参数值脓毒症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分证的脓毒症sT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气分组(P<0.05)。结论:脓毒症sTM水平随着中医证型的变化而不同。动态观察sTM水平可作为脓毒症辨证的相关参考指标。
杨敏春钱沈京张召才蔡国龙胡才宝许雅萍严静
关键词:脓毒血症STME-SLTET-1

相关作者

杨镛
作品数:231被引量:726H指数:1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下肢静脉曲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 微创 静脉曲张
罗开元
作品数:205被引量:924H指数:14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放射治疗 乳腺癌 组织间植入 大肠癌 恶性肿瘤
蔡勇
作品数:11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祛痰化瘀 LPO 老年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李美香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E-选择素 E-SLT P-选择素 肺癌组织 非小细胞肺癌
胡才宝
作品数:93被引量:539H指数:13
供职机构:浙江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脓毒症患者 不同中医证型 脓毒性休克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