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清 作品数:10 被引量:13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DF-1、CXCR4在乳腺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对判断乳腺癌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DF-1和CXCR4在50例乳腺癌组织、26例腋窝转移淋巴结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10例中的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DF-1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和70%(P>0.05);CXCR4在乳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和10%(P<0.01)。SDF-1、CXCR4在淋巴结阳性组表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1);且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转移淋巴结和原发灶中SDF-1、CXCR4均呈高表达。结论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推测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一个有价值的预后指标。 沈恩超 凌立君 王水 刘晓安 朱海清 李凤山关键词:乳腺癌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淋巴结转移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 2012年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polycystic astrocytoma。PA)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国外报道占颅内肿瘤的1.9%,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国内外关于PA的影像学表现已有较多描述,但国内关于PA的影像病理对照研究仍不多见。本文对我院及南京军区总医院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20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黄清玲 刘文 朱海清 袁彩云 肖朝勇 胡君关键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理表现 颅内肿瘤 脑脊液细胞阿利新蓝染色与免疫化学染色对脑膜癌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患者脑脊液肿瘤细胞病理检测的新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37例脑膜癌病患者,腰椎穿刺术获得脑脊液,脑脊液标本涂片分别采用阿利新蓝染色与传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PAS染色... 林兴建 余年 张巧全 朱海清胶质瘤中p14^(ARF)甲基化分析及其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p14ARF甲基化与胶质瘤发生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与突变型p53(mutant type p53,mt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法检测33例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p14ARF的甲基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中p14ARF和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与正常脑组织中p14ARF甲基化率分别为39.4%(13/33)和0(0/1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级别组胶质瘤甲基化率(6/15)与高级别组(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4ARF甲基化情况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mtp53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6.9%(33/58)和8.3%(1/1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在肿瘤高级别组中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胶质瘤中mtp53蛋白表达与p14ARF甲基化呈负相关(P<0.05)。结论:p14ARF甲基化与胶质瘤发生密切相关,为胶质瘤发生的早期事件,检测p14ARF甲基化情况可作为胶质瘤早期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乔建兵 何杰 朱海清关键词:甲基化 P14ARF基因 P53蛋白 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CE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联合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LSCM)检测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CEA的表达部位并定量测定其荧光含量,探讨该技术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以CE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采用LSCM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测定CEA荧光强度值。结果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的CEA表达为阳性,且部位在细胞浆中;CEA平均荧光值(36.80±17.17),与对照组(4.87±1.8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和LSCM检测脑脊液细胞中CEA的表达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窦春阳 范学文 吴若芬 朱海清 孔繁元关键词:脑膜癌病 脑脊液 CEA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荧光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脑膜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在脑膜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以小鼠抗人单克隆上皮膜抗原(EMA)标记脑膜癌细胞及对照组脑脊液细胞,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获得脑膜癌细胞扫描图像并定量检测上皮膜抗原相对荧光强度。结果上皮膜抗原主要表达于脑膜癌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着红色荧光,相对荧光强度为(44.84±1 3.05),与对照组(3.98±1.5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4,P=0.001)。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联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上皮膜抗原的检测阳性率为90%(1 8/20),高于常规MGG染色法[60%(12/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10)。结论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联合检测脑脊液细胞上皮膜抗原表达变化,可为脑膜癌病的诊断、组织来源提供实验室依据。 窦春阳 范学文 吴若芬 朱海清 陈桂生 孔繁元关键词:脑膜肿瘤 脑脊髓液 CA-15-3抗原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线粒体分布的研究 2010年 目的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对脑脊液中脑膜癌细胞线粒体进行立体、动态、定量研究,得到脑膜癌线粒体分布特点,为脑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将标本分为脑膜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用荧光探针Mitotrackcr Grccn FM标记线粒体,得到线粒体的断层扫描图像、荧光强度地形立体分布图。结果脑膜癌组线粒体分布与阳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别,脑膜癌组线粒体分布与阴性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脑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马云涛 范学文 朱海清 吴若芬 赵巍 孔繁元关键词:脑膜癌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胶质瘤中MGMT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探讨脑胶质瘤中MGMT、P53蛋白表达与胶质瘤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49例脑胶质瘤中MGMT蛋白表达及P53蛋白表达。结果49例脑胶质瘤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5.10%(27/49)。脑胶质瘤病理分级Ⅱ、Ⅲ、Ⅳ级MGM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9.09%、50.0%、45.45%,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4),MGMT蛋白表达在男性为59.26%,女性为5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MGMT蛋白表达在>50岁患者中为53.84%,≤50岁患者中为61.1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27例MGMT蛋白表达阳性的组织中7例P53蛋白表达阳性;22例MGMT蛋白表达阴性的组织中1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胶质瘤组织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92,P<0.05)。结论MGMT蛋白表达可能与脑胶质瘤发生和预测放化疗敏感性有关,而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和临床特征无显著关系。 周健 王士浩 朱海清 何杰关键词:脑胶质瘤 P53 老年脑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肿瘤发病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 收集了 775例脑肿瘤病例 ,对其中 99例老年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并与老年前期及中青年病例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人的脑膜瘤、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及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高于老年前期和中青年组 (P <0 0 1) ,而其他肿瘤的发病率则低于老年前期和中青年组 (P <0 0 1)。 结论 老年人脑肿瘤不同于其他年龄 ,他们更容易发生脑膜瘤、淋巴瘤。 赵剑锋 樊华 沈静 梁为俭 梁为俭关键词:脑肿瘤 转移肿瘤 病理 老年人 胶质瘤中肿瘤干细胞的分布及与p53、MGMT的关系 2011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及其与p53、MGM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标本中CD133和p53、MGMT蛋白的表达。结果:CD133在各病理级别的胶质瘤中均有表达,高恶性度组中CD133表达高于低恶性度组(P<0.05)。在CD133阳性组中p53、MG-MT的表达明显高于CD133阴性组(P均<0.05)。结论: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标本中均存在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可作为判断胶质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柯金 胡喜梅 周水阳 何杰 朱海清关键词:CD133 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