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雪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血清
  • 3篇肿瘤标志
  • 3篇肿瘤标志物
  • 3篇甲状腺
  • 3篇标志物
  • 2篇蛋白
  • 2篇电化学发光
  • 2篇电化学发光法
  • 2篇电化学发光免...
  • 2篇电化学发光免...
  • 2篇血清甲状腺激...
  • 2篇腺癌
  • 2篇免疫
  • 2篇免疫法
  • 2篇抗原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化学发光法
  • 2篇化学发光免疫
  • 2篇化学发光免疫...

机构

  • 13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赵雪梅
  • 4篇方艳秋
  • 4篇谭岩
  • 3篇王起来
  • 3篇王艳
  • 2篇刘玉荣
  • 2篇刘穹
  • 1篇孙玉红
  • 1篇魏海峰
  • 1篇王欣
  • 1篇马寅芙
  • 1篇倪志强
  • 1篇杜博
  • 1篇刘磊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倍体联合LunX mRNA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胸水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胸水LunX mRNA表达及DNA异倍体分析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水,22例非肺癌肿瘤胸水和15例肺部良性疾病胸水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LunX 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胸水脱落细胞DNA倍体变化。结果良恶性胸水DI、增殖指数有显著差别((P<0.05),肺外肿瘤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胸水DI、增殖指数无差别(P>0.05)。LunX mRNA阳性表达率在非小细胞肺癌组中为91.3%(42/46),显著高于其他两对照组(P<0.05)。25例NSCLC患者胸水LunX mRNA及DNA异倍体分析为共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通过对胸水LunX mRNA的检测联合DNA倍体分析可以提高肺癌患者胸水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复发、转移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马寅芙方艳秋赵雪梅刘磊谭岩
关键词:DNA倍体分析肺特异性X蛋白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对比分析
目的: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cal lluminesce immunoassay,ECLIA)和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甲状腺功能,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王起来谭岩赵雪梅常红叶方艳秋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状腺功能
文献传递
乙肝患者AFP水平升高的表现观察
2014年
目的:研究探讨乙肝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的临床表现。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接诊的89例AFP≥400μg/L的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AFP升高时间超过2个月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4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观察患者肝脏损害程度、预后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AFP水平升高与肝脏损害程度多数呈正相关;多数患者AFP接近正常水平或明显降低,少数反复升高者恶化为肝癌;观察组患者33例(78.6%)AFP恢复正常显著优于对照组18(38.3%);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干预,大部分乙肝AFP升高患者可好转或者恢复,仅有少数患者预后不理想。
赵雪梅孙玉红
关键词:甲胎蛋白乙肝患者肝癌
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临床应用。方法 30例胃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另抽取同期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242)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的血清CEA、CA199、CA724、CA242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99、CA724、CA242的异常升高,可以作为癌变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肿瘤标志物联检可以提升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度。
赵雪梅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对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乳腺癌的患者,选取健康群体30例作为对照组,50例乳腺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中的CEA、CA125。结果对照组血清中的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水平,观察组术前和术后血清中的CEA、CA125水平对比,术后远远低于术前的水平。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的CEA、CA125水平,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可重复性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刘穹赵雪梅王艳
关键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乳腺癌
肿瘤标志物CEA、CA19-9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究分析肿瘤标志物CEA、CA19-9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酶联免疫噶进行测试,测试的对象是我院2012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60例,健康人群60例。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检测是在手术前两天还有手术之后的两周,对患者血清当中的CEA还有CA19-9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这两种标志物含量与健康人的含量有着明显差异(P<0.01),而结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后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含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EA还有CA19-9这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断,能够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值得推广。
赵雪梅王艳
关键词:结直肠癌CEACA19-9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对比分析
目的: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ical lluminesce immunoassay,ECLIA)和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甲状腺功能,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王起来谭岩赵雪梅常红叶方艳秋
关键词: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法甲状腺功能
Ki-67、P53、LAT1在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Ki-67、P53、LAT1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食管正常黏膜组织20例、癌前病变组织68例(轻度非典型增生21例,中度非典型增生22例,重度非典型增生25例)以及癌组织34例中Ki-67、P53及LAT1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三者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正常黏膜组织、轻度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重度非典型增生以及癌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23.8%(5/21)、40.9%(9/22)、76.0%(19/25)、82.4%(28/34),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4.3%(3/21)、31.8%(7/22)、48.0%(12/25)、67.6%(23/34),LA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9.0%(4/21)、36.4%(8/22)、52.0%(13/25)、76.5%(26/34)。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Ki-67、P53、LAT1的阳性表达均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r=0.626,0.427,0.586,P<0.01);Ki-67与P53、LAT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8,0.596,P<0.01)。结论:Ki-67、P53、LA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癌变过程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杜博魏海峰赵雪梅倪志强谭岩方艳秋
关键词:食管癌非典型增生KI-67P53
CA199、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CA199、CA242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胰腺癌的患者,作为恶性胰腺癌组;良性胰腺癌组30例;正常组40例。检测三组患者的CA199、CA242水平。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CA199、CA242水平结果显示,恶性胰腺癌组的CA199、CA242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两组,良性胰腺癌组高于正常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中的CA199、水平,对胰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胰腺癌的工具,提高了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疗效。
刘玉荣王艳赵雪梅
关键词:CA199CA242胰腺癌
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双功多普勒彩超对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3例,分别对其进行双功多普勒彩超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并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优势。结果经双功多普勒彩超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共同检出的交通静脉逆流占61.98%,与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相比,双功多普勒彩超的检出率更高,且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的假阴性率为10.94%,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的假阴性率为27.08%,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功多普勒彩超诊断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可重复多次检查以及准确度高等优点,将其作为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术前常规检查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王欣赵雪梅
关键词: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诊断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