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音乐
  • 4篇文化
  • 4篇传承
  • 3篇西安鼓乐
  • 3篇鼓乐
  • 2篇学术
  • 2篇音乐教育
  • 2篇音乐学
  • 2篇生命
  • 2篇区域文化
  • 2篇教育
  • 2篇乐教
  • 2篇歌曲
  • 2篇访谈
  • 2篇访谈录
  • 2篇传统音乐
  • 1篇对话录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寻踪
  • 1篇杨树

机构

  • 14篇海南师范大学
  • 3篇海南大学
  • 2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西安音乐学院
  • 1篇文化部

作者

  • 15篇王晓平
  • 2篇曹量
  • 1篇曹时娟
  • 1篇郑晔
  • 1篇程天健

传媒

  • 6篇交响(西安音...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人民音乐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岭南音乐
  • 1篇歌唱世界
  • 1篇大音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与梯队建设研究--以海南黎族传统音乐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心口相传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靠的是“活态传承”,传承人又是活态传承的唯一载体。所以,围绕传承人这个核心支点,构建一套结构完善、路由清晰的传承运行机制,并缔造一支梯队合理、层次分明、年轻化、专业化的传承人队伍,以确保后备传承人才连绵不绝是非遗传习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分析黎族传统音乐传承困境的基础上,文章研究了以传承人为核心的黎族音乐类非遗传承运行机制,并对传承梯队的创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言。
郑晔王晓平
关键词:传承机制梯队建设
近十年来西安鼓乐研究的新拓展(2006-2016)被引量:2
2016年
近十年,一方面西安鼓乐研究在继续深入其结构,即谱、调、律、器特征和重视鼓乐学术梳理的基础上,鼓励提倡运用多种方法,拓宽研究思路,改变过去横线或纵线的单项思维方式,立足于立体的思维布局,即从共时性和历时性全方位考察。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鼓乐创作、表演实践相结合,深入探讨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王晓平
关键词:西安鼓乐学术研究传承创新
传统香火在民间延续——西安鼓乐民间艺人田孝梨访谈录被引量:5
2014年
西安鼓乐濒临失传,实质上是鼓乐乐社面临着生存危机,民间艺人传承后继乏人。我们必须承认依靠农耕文明衍生出的传统音乐形式——西安鼓乐,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也会迅速融入其中,吸收多种手段,转换传承方式,吐故纳新。西安鼓乐六大乐社之一的集贤乐社,没有过多的依赖政府、专家学者,而是通过自身的造血功能,在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维系社区文化精神,在生活中传承鼓乐,艰难地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乐社的现代转型、发展之路。
王晓平赵晨泉
关键词:西安鼓乐民间艺人传承发展
高校五大职能,音乐院系何为?——“海口国际音乐教育论坛”述评被引量:2
2019年
当今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音乐教育因其一头连着人才、一头连着社会、一头连着创作和表演、一头连着传播和欣赏,具有社会普遍性。如何体现出五大职能的基本意义和特殊价值,是当前高等音乐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王晓平朱俊颖
关键词:师范音乐教育文化传承
略论民族音乐学“中国化”的三大经验被引量:2
2021年
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它是西乐东渐一百余年历史积淀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对音乐学术领域影响的具体体现。“从现当代音乐史的宏观角度思考,民族音乐学传入中国,不过是现代以来多次西乐东渐浪潮中的一次。”[1]我们都知道,大凡西方学科理念与方法进入中国,都有一个汲取借鉴吸收的过程。这种过程充满着新奇、碰撞、质疑、肯定、汲取、吸收、融化,但无论如何,都势必对中国音乐学术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经验’实际上就是说在学术的道路上不能够仅停留于对西方经验的学习照搬,而是要结合中国之实际情况,从中找到真正的对症良方。”[2]从学术发展角度来看,也只有这样,中国音乐研究才能真正作为学科而存在,对于中国音乐的文化理解才能深入,认知中国音乐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才能具体而系统。
王晓平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
生命为鼓乐燃烧——李石根先生学术寻踪被引量:3
2012年
李石根先生是西安鼓乐研究的开创者和践行者,毕生勤勉研究西安鼓乐,清贫乐道,乐此不彼,成果丰硕。2009年,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陕西省音乐家协会、西安音乐学院三家共同出资出版了先生的《西安鼓乐全书》五卷本,集中展现了西安鼓乐研究的学术心得与学术成果,获得音乐学界广泛赞誉。以追踪李石根先生学术研究和学术成就为基础,突出《西安鼓乐全书》的价值与意义,全面梳理他的学术轨迹和事业精神。
程天健王晓平
关键词:西安鼓乐长安乐派
怀念音乐家杨树声
2013年
杨树声(1918—2002),江苏无锡人,音乐教育家、声乐专家。1937年肄业于上海国立音专。抗战期间,先后在四川、贵州、江苏从事音乐教育工作,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实验巡回歌咏团副团长兼指挥。解放后,执教于华东师大,并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兼课。1956年8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举家从上海迁往兰州,任教于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
王晓平
关键词:音乐家杨树怀念音乐教育家抗战期间教育工作
陕南洋县“经乐班”考察
2020年
陕南洋县地处秦岭与巴山之间的汉水流域,历史上曾佛教寺院广布,佛教音乐盛行,而今天佛教音乐在寺庙已基本消亡,而更多发展成以"经乐班"为载体,广泛流行民间的一种鼓吹乐。通过调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曲目与演奏形式主要保存在民间乐社,音乐形态则呈现出复杂情况,更多地将当地戏曲、民歌融入其中,因此"经乐班"蕴含了更多民间音乐的要素,体现其民间音乐特色。
王晓平
关键词:佛教音乐民间音乐区域文化
岭南音乐的时代特色——兼谈相西源艺术歌曲创作
2021年
相西源的艺术歌曲创作在长达四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磨砺中,已经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特征根植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文化土壤之上,内化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审美理念,融化于自己的内心情感,运用富有逻辑的音乐思维和创作手法,通过旋律、织体、和声等多方面作曲手段,集中体现其音乐艺术的地域性、原生性、民族性。近几年,先后产生了《冼星海颂》《南岭长歌》《韩江潮》等一系列艺术歌曲作品,成为岭南音乐彰显时代特色的代表。
王晓平
关键词:岭南音乐艺术歌曲
海南岛古代青铜乐器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海南岛古代青铜器的发现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证实该地区是否出现过青铜文化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作为古代华南地区越、濮民族青铜文化的一部分,海南岛尽管地处这一文化圈的边缘,却也出现过独具自身地域文化特征的活跃因素,特别是为数可观的青铜乐器的出土,一方面证实了海南岛上古时代与大陆之间的文化联系;另一方面也展示出迥异于北方大陆古代社会的"蛮风俚俗"以及独有的海洋文化特质。秦汉以降,来自大陆方向的汉人不断涌入,中华"大一统"思想下多元一体的脉络延伸至海南岛,随之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渐改变了岛内世居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从而导致岛内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特别是铁质工具的流入,客观上阻碍了这一地区青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如此,面对这些古老的田野证据,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海南岛古代社会逐渐迈入青铜文明的进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个较为繁荣的发展时期。
曹量王晓平
关键词:青铜文化青铜乐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