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和
- 作品数:174 被引量:60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学更多>>
- 试论川酒的特色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川酒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传统技艺、风味特征和对白酒行业的贡献,阐述川酒的特色和魅力,增进消费者对川酒的了解。
- 李大和
- 关键词:风味川酒
- 专业化制曲推动制曲技术进步及酒质提升被引量:3
- 2009年
- 从曲药的作用、不同类别曲药与酒产量质量的关系、制曲技术的发展阐述了专业化制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北方生产大曲提高质量的技术措施。
- 李大和李国红
- 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技术(一)被引量:15
- 2006年
- 川法小曲白酒是我国固态法小曲白酒的代表,历史悠久,在西南、中南各省深受喜爱,年产量数十万吨,主要以本地产的高粱、玉米、小麦、荞麦、大麦、青稞、稗子、稻谷、大米、薯类(鲜或干)等为生产原料。川法小曲白酒生产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性高等特点。近几十年来,先后总结出许多生产经验成果,现代生产技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孙悟)
- 李大和
- 关键词:川法小曲白酒生产技术白酒
- 继往开来 传承创新——纪念陈茂椿老先生诞辰100周年
- 2011年
- 2011年9月19日是全国著名酿酒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茂椿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陈茂椿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从事酿酒技术的研究工作,一生学精研深,勤奋求实,为酿酒行业培养了众多的技术骨干,为川酒技艺的提高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夏友书李大和刘念李国红
- 浓香型大曲酒传统操作法(四)
- 2005年
- 黄水对浓香型曲酒的香味成分的形成作用甚大,但过多则影响酒质,必须滴窖勤舀,避免黄水味从母糟带入酒中。滴窖时间一般要求12h以上,每窖最少舀4~6次。加醅减糠、回酒发酵,是保证出酒率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窖池的管理,严密封窖、清窖。培养窖泥最好使用本厂老窖泥或名优酒厂选育的混合菌株(窖泥功能菌)作种子。夹泥(加泥)发酵,可明显提高酒质,但泥的质量是关键。双轮底发酵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极其有效措施,生产中要遵循其规律,严格操作。(丹妮)
- 李大和李国红李国林
-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酒发酵人工老窖双轮底
- 川法小曲酒生产四个关键工序的控制被引量:3
- 2014年
- 详细介绍川法小曲白酒生产蒸煮、培菌、发酵、蒸馏四个关键工序控制的技术要领及不同原料生产的工艺参数。
- 李大和李国红
- 总结过去 谋划未来——2013四川省白酒业年会暨行业质量检评会侧记
- 2013年
- 2013年9月7日,在金秋送爽的时节,四川省白酒业年会暨行业质量检评会在美丽的"中国酒都·宜宾"竹海"世外桃源"大酒店隆重召开。这次活动由四川省酿酒协会主办,宜宾五粮液股份公司承办,出席会议的会员代表、领导、专家、国家评委、省评委、经销商、配套厂家代表、新闻媒体代表等共500余人。9月7日上午,举行"四川省白酒业年会",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四川酿酒协会领导。
- 李大和
- 关键词:质量检评白酒业新闻媒体
- 白酒生产检验(十九):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 2015年
- 按GB/T 603—2002中的规定,介绍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包括一般制剂、试液和缓冲溶液。
- 李大和王超凯李国红彭奎
- 关键词:白酒制剂
- 浅谈浓香型大曲酒入窖发酵条件与产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4
- 2002年
-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影响其产、质量的因素众多 ,根据名酒厂历年生产数据 ,总结出入窖发酵条件与产、质量的关系 。
- 李大和李国红李国林
- 关键词:浓香型大曲酒
- 民族传统工艺白酒特点与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1
- 2005年
- 中国民族传统白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蒸馏酒中独树一帜。与世界其他蒸馏酒相比,生产的原料和工艺独特;产品的香型、品种丰富多彩,个性独特。推动中国民族传统白酒产业的发展,在继承、发展与创新方面仍然需要做大量深入的科学研究。(孙悟)
- 李大和李国红
- 关键词:新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