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利冲

作品数:2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6篇静脉
  • 6篇超声
  • 5篇主动脉
  • 4篇手术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外科
  • 4篇静脉穿刺
  • 4篇夹层
  • 4篇穿刺
  • 3篇心脏
  • 3篇置管
  • 3篇气管
  • 3篇综合征
  • 3篇颈内静脉
  • 3篇静脉穿刺置管
  • 3篇股动
  • 3篇股动脉
  • 3篇股静脉
  • 3篇股静脉穿刺

机构

  • 20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3篇陆利冲
  • 11篇汪小海
  • 10篇王东进
  • 9篇葛敏
  • 7篇李浩
  • 6篇陈成
  • 5篇郑曼
  • 5篇陈涛
  • 4篇叶家欣
  • 3篇李文媛
  • 3篇王志刚
  • 1篇吴卫华
  • 1篇沈永华
  • 1篇王幸双
  • 1篇王哲芸
  • 1篇骆璇
  • 1篇周文三
  • 1篇薛云星
  • 1篇骆旋
  • 1篇张勇扬

传媒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妊娠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6例,术中采用搏动性、浅低温或常温灌注,预充液中加入黄体酮20 mg,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及胎心率变化。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例,左室黏液瘤切除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术+人工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术+三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体外循环96~419分钟,平均169分钟;主动脉阻断56~296分钟,平均113分钟。1例术后6小时因心功能衰竭、肺水肿母体及胎儿死亡,其余5例母体均存活。其中1例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术后第3天胎膜早破致胎死宫内,行剖腹取胎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2例患者因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康复出院后选择了引产。2例患者继续妊娠至足月生产,1例顺产,1例剖宫产,新生儿均无异常。结论娠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是可行的,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母婴死亡率。
陆利冲葛敏王东进
关键词:心脏外科体外循环
急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前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后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DeBakey Ⅰ型主动脉夹层(ADIAD)术前发生肝功能不全(H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行ADIAD手术的810例患者的资料。根据MELD评分,按患者术前是否发生HD分HD组(MELD≥12)和非HD组(MELD<12)。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并对远期随访结果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结果患者年龄(52.4±12.5)岁。术前HD发生率26.5%。H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非HD组明显升高(98.6%对94.5%,P=0.011)。术后30天死亡9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组20.0%,非HD组8.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高水平肌钙蛋白T(OR=1.921,P<0.001)和入院时心包压塞(OR=2.158,P=0.002)是ADIAD术前发生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IAD术前HD的发生率较高。术前HD能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入院时高水平肌钙蛋白T和心包压塞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志刚葛敏陈涛陈成陆利冲王东进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
股静脉穿刺定位的超声学测量
2011年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双侧股静脉与股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成年手术患者275例,超声探头于短轴方向垂直接触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 cm处探测股动静脉相对解剖位点。研究指标:动静脉中心矢状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1),静脉中心与动脉壁矢状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2),静脉中心与内侧方向静脉壁矢状线之间的垂直距离(d3),静脉深度(d4)及动脉半径(d5)。结果双侧d1平均为(4.9±0.9)mm,d2平均为(2.0±2.5)mm,d3平均为(4.6±2.0)mm,d4平均为(25.1±6.1)mm,组d5平均为(3.3±0.9)mm。M组双侧d1及d5均显著增加,左侧股d3显著增加及d4显著减少。老年患者左侧d2显著减少,双侧d5显著增加。B3组右侧d1显著减少,B2、B3组右侧d2显著减少,B2组右侧d3显著增加,B2、B3组双侧d4显著增加(P均<0.05),P均<0.01)。结论临床上穿刺选择股静脉最好选择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内侧5 mm进针。
陆利冲汪小海李浩郑曼
关键词:股静脉穿刺股动脉超声
浅表超声观察右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间的解剖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306例成年患者,男171例,女135例,年龄18~86岁,BMI16~36kg/m2。超声探测右颈部高位(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中位(环状软骨水平)和低位(环状软骨水平下至2cm)三处位点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覆盖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BMI的患者高、中、低位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覆盖情况差异。结果中、低位未覆盖率明显低于高位(P<0.05),而部分覆盖、完全覆盖率明显高于高位(P<0.05)。女性中位未覆盖率明显低于男性(P<0.05)。≥60岁患者低位未覆盖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患者(P<0.05),完全覆盖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患者(P<0.05)。BMI≥25kg/m2患者中、低位未覆盖率明显降低(P<0.05),而完全覆盖率明显升高(P<0.05)。影响覆盖程度的因素依次为:位点>BMI>性别>年龄,判别符合率为71.24%。结论高位右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覆盖程度低,行静脉穿刺时能减少损伤动脉概率。
陆利冲汪小海李浩郑曼
关键词:超声定位右颈内静脉颈总动脉
超声下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间解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作为深静脉穿刺的首选在临床广泛应用,其误伤动脉的并发症较高。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间解剖关系的变化特点。方法记录139名成年患者右颈部高位(胸锁乳突肌上乳头突起至锁骨中点)、中位(胸锁乳突肌的胸骨段与锁骨段的交叉点)、低位(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靠近锁骨区域)3处位置上的动颈内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静脉夹角及重叠距离。结果与高位相比,中位和低位的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和动静脉夹角均显著减小,重叠覆盖程度则显著增大。与中位相比,低位的静脉深度、动静脉体表相对距离和动静脉夹角也均显著减小,重叠覆盖程度显著增大。结论高位处颈内静脉变异较小,临床上用解剖定位法在该处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较高,动脉损伤概率小。
陆利冲汪小海李浩郑曼
关键词:超声颈内静脉颈总动脉
以肝脏损害为突出表现的脂质沉积性肌病一例
2013年
患者男,25岁。因“纳差、呕吐20余天”于2012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出现纳差,厌油腻,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2012年11月17日至肖地医院就诊。
沈永华周文三吴卫华陆利冲张勇扬吴鸿雁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肝脏损害呕吐物胃内容物医院就诊纳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慢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
陈成陈涛葛敏陆利冲王东进
髋关节外旋外展对股动、静脉解剖关系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超声技术探讨双下肢伸直及髋关节外旋外展状态下股静脉与股动脉间解剖差异。方法:随机选择成年患者300例,超声探头于短轴方向垂直接触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 cm处探测股动脉与股静脉的相对解剖位点,分别研究动静脉重叠率、未覆盖股静脉水平宽度、股静脉水平直径、股静脉矢状直径。结果:与下肢伸直相比,髋关节的外旋外展使得股静脉矢状直径显著降低(P<0.05),股动静脉无重叠概率,股静脉未重叠宽度及股静脉水平直径显著增加(P<0.05)。结论:髋关节外旋外展可增加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减少刺伤动脉的风险。
陆利冲骆旋王东进汪小海
关键词:股静脉股动脉超声股静脉穿刺置管
腹腔常频和高频喷射给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犬低血氧的改善效果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经腹腔常频喷射通气(CFJV)和高频喷射通气(HFJV)给氧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犬低血氧的改善效果。方法 15只家犬常规麻醉后在温盐水肺灌洗诱发ARDS模型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CFJV组和HFJV组,并进行各组相应处理。观察三组建模前(T0)、建模时(T1)、建模后15min(T2)、30min(T3)、60min(T4)、90min(T5)、120min(T6)时动、静脉血氧分压、电解质、HR、MAP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三组PaO2、Pv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6时HFJV组、T2和T3时CFJV组PaO2明显升高(P<0.05);T2~T4时HFJV组PaCO2和T3~T6时HFJV组和CFJV组PvO2明显升高(P<0.05)。与CFJV组比较,T5、T6时HFJV组PaO2明显升高(P<0.05)。三组电解质、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CFJV和HFJV给氧对急性肺损伤家犬低血氧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李浩陆利冲李文媛汪小海
关键词:家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喷射通气
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快速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价次侧听诊法在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快速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全麻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150~178cm,29~7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E组),每组各20例。前者采用传统听诊法,后者采用次侧听诊法,即右DLT插入气管后,听诊左肺,边予肺通气边推进导管,当左侧呼吸音突然减弱时视为导管刚进入右主支气管,继续推进3.5/3.4cm(即导管前端至支气管套囊近端边缘的距离),两组定位后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并调整。该实验中,需记录:①两组DLT插管及定位良好时所需时间;②两组定位好及改变体位后FOB检查导管移位并调整的次数;③两组单、双肺通气后10 min时动脉血气值;④术后喉部水肿、气道黏膜损伤及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插管时间、PaO2、PaCO2、pH、术中调整DLT次数及操作损伤人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E组DLT定位时间(154.5s)及一次性定位成功率(95%)明显优于C组(216.7s,10%)(P<0.05)。结论次侧听诊法操作简单,定位快速准确,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且不增加插管后并发症。
李文媛汪小海骆璇陆利冲李浩
关键词:胸科手术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法导管定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