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云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学前儿童
  • 3篇伙伴
  • 3篇假想伙伴
  • 2篇抑郁
  • 2篇受欺负
  • 2篇欺负
  • 2篇分享
  • 2篇分享行为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决策
  • 1篇道德推脱
  • 1篇对话教学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学视野
  • 1篇幸福感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机构

  • 12篇赣南师范大学
  • 9篇赣南医学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钟云辉
  • 7篇唐宏
  • 3篇赖水秀
  • 1篇田艳辉
  • 1篇孟庆飞
  • 1篇王冉冉
  • 1篇徐敏敏

传媒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科教导刊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对话教学
2013年
近年来,对话教学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形态,备受教育界关注,很快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对话教学强调师生作为独立的主体相互之间的民主、平等,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本文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讨对话教学的品性,并将其理念应用于对话教学的实践中,以期对对话教学的开展有所启示。
钟云辉赖水秀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对话教学
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考察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初中版)、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APIU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1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不同年级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差异不显著,女生在突显性(t=-3.764,P<0.05)和消极后果(t=-7.146,P<0.001)两个维度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强迫/戒断症状维度(t=5.310,P<0.01)显著高于女生;2青少年关系受欺负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5,P<0.05)、心境改变(β=0.26,P<0.05)、社交抚慰(β=0.29,P<0.01)和消极后果(β=0.48,P<0.01)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言语受欺负对仅对心境改变(β=0.26,P<0.05)和社交抚慰(β=0.33,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身体受欺负仅对强迫/戒断症状(β=0.23,P<0.05)、社交抚慰(β=0.30,P<0.01)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应对方式在关系受欺负与消极后果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β=-0.28,P<0.05)。结论:青少年受欺负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受应对方式的影响。
钟云辉赖水秀唐宏
关键词:青少年受欺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假装游戏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2014年
假装游戏作为学前儿童游戏的重要形式,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假装游戏的概念,并回顾近年来假装游戏在学前儿童认知方面的影响,以期对幼儿教育一定的启示。
钟云辉赖水秀
关键词:假装游戏学前儿童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5-6岁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分享行为上的区别,观察假想伙伴对其社交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了56名5-6岁被试儿童。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偶得物品"和"拥有物品"分享情境任务的施测。结果在56名被试儿童中,有23名儿童存在假想伙伴。假想伙伴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岁组儿童在"偶得物品"分享情境任务中表现要显著好于5岁组儿童(χ2=18.3,P〈0.01),而在"拥有物品"分享情境任务中表现无显著差异;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偶得物品"(χ2=20.8,P〈0.01)与"拥有物品"(χ2=9.4,P〈0.05)分享情境任务中的表现要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结论假想伙伴有可能是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钟云辉唐宏
关键词:假想伙伴分享行为学前儿童
初中生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初中生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引起消极情绪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赣州市56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网络受欺负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调查。结果:1初中生网络受欺负、抑郁和反刍思维的总平均分均低于中等临界值;2网络受欺负、抑郁与反刍思维三者存在显著正相关;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受欺负和反刍思维均能显著预测初中生抑郁水平,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初中生抑郁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可以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同时又通过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初中生抑郁产生间接影响。
钟云辉赖水秀唐宏
关键词:初中生抑郁反刍思维
研究生饮酒行为的自我展现——印象动机与印象建构的作用
生活中的许多重要结果的产生都依赖于人们是怎样被他人评价的。自我展现是人们监控和控制自己是怎样被他人觉知的过程,并且有研究指出,成功的自我展现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自我展现也是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的潜在原因。本文...
钟云辉
关键词:饮酒行为人际交往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以63名5—6岁儿童为被试,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合作行为任务的施测,以此探讨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3名被试儿童中,有22名被试(34.92%)存在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且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合作行为任务上的得分,要显著好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假想伙伴现象有可能是促进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钟云辉唐宏赖水秀
关键词:假想伙伴学前儿童
假想伙伴对5~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
[目的]为了比较5~6岁儿童,有假想伙伴的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在分享行为上是否有区别。[方法]随机选取了56名5~6岁被试儿童。首先采用'双向访谈法'对儿童的假想伙伴现象进行判定,随后对所有被试进行'偶得物品'和'拥有物...
钟云辉唐宏
关键词:假想伙伴分享行为学前儿童
文献传递
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被引量:3
2014年
农村留守妇女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为社会各界关注。文章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赣南地区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低学历、对家庭经济状况不满意是导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两个重要因素。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钟云辉王冉冉唐宏
关键词:农村留守妇女心理健康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希望的关系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影响儿童主观幸福感与公正世界信念、希望间的关系,为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相应标准的艾滋病影响儿童251例,其中男生113例,女生138例;小学生189例,初中生62例。分别用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公正世界信念量表(BJWS)和儿童希望量表(CHS)对其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和希望进行评估。结果:女生BJWS总分[(3.9±0.5)vs.(3.6±0.6),P<0.001]和教师公正、社会环境公正、同辈群体公正分量表得分高于男生,而男生的CHS得分高于女生[(4.6±1.0)vs.(4.3±0.9),P<0.05]。小学生的IWB总分[(11.8±2.4)vs.(10.4±2.3),P<0.001]和总体情感指数[(5.5±1.1)vs.(4.9±1.0),P<0.001]、总体生活满意度[(5.8±1.4)vs.(5.0±1.5),P<0.001]分量表得分以及BJWS教师公正、社会环境公正分量表得分高于初中生。采用强制进入的方法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显示BJWS得分能正向预测IWB得分(β=0.35,P<0.001),CHS得分在BJWS得分与IWB得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1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5.2%。结论:公正世界信念可通过希望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预测艾滋病影响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孟庆飞钟云辉田艳辉
关键词:儿童艾滋病主观幸福感公正世界信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