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鼎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染色
  • 8篇染色体
  • 7篇核型
  • 6篇细胞
  • 6篇核型分析
  • 5篇染色体核型
  • 5篇产前
  • 4篇染色体核型分...
  • 4篇干细胞
  • 4篇产前诊断
  • 3篇多能干细胞
  • 3篇羊水
  • 3篇诱导多能干细...
  • 3篇绒毛
  • 3篇综合征
  • 3篇基因
  • 3篇分化
  • 2篇多能干细胞系
  • 2篇孕早期
  • 2篇三体

机构

  • 19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0篇王鼎
  • 15篇孙筱放
  • 9篇孔舒
  • 8篇潘倩莹
  • 4篇刘海波
  • 4篇丘文君
  • 4篇范勇
  • 4篇郑育红
  • 3篇钟旋
  • 3篇郭丽媛
  • 2篇宋兵
  • 2篇黎青
  • 2篇王慧慧
  • 1篇周华
  • 1篇林荣锋
  • 1篇袁静茹
  • 1篇冼嘉嘉
  • 1篇刘忠民
  • 1篇蔡贞
  • 1篇项鹏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生殖与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胶原酶消化法用于孕早期绒毛培养及产前诊断核型分析
2014年
目的比较胶原酶消化法与切碎贴壁法在孕早期产前诊断绒毛细胞培养中的细胞收获时间,分析孕早期绒毛染色体核型,比较异常核型发生率,探讨其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1月到本院就诊,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早孕期孕妇121例,B超引导下经腹绒毛取材,同时或单独经胶原酶消化法与切碎贴壁法进行细胞培养,传代之后常规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计录收获时间,分析异常核型出现的种类及比率,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异常率。结果 134例胎儿绒毛,培养成功133例,成功率为99.25%。胶原酶消化法的收获时间明显快于切碎贴壁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产前诊断绒毛培养及核型分析具实用性。
刘海波王慧慧郑育红王鼎孙筱放
关键词:产前诊断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与男性生育障碍关系的探讨
2024年
目的分析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男性携带者临床表型与生育情况,探讨sSMC与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助孕门诊的男性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后结果为除46条染色体外携带1条以上sSMC的患者。收集患者精液常规检查、性激素等临床资料及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果20661例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男性患者中,sSMC检出率为0.073%(15例)。其中13例患者核型为47,XY,+mar,1例患者为48,XY,+2mar,1例患者同时携带8号和21号染色体相互易位,为47,XY,t(8;21)(q22;q11.2),+mar。1例患者为精液常规正常,2例患者为弱畸精子症,5例(33%)患者为无精子症,其余7例(47%)患者为少弱畸精子症。共有5例患者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CGH)检测,其中4例患者aCGH检测结果未发现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拷贝数缺失或者重复;1例患者在多条染色体的纯合区域(ROH)。15例男性患者中12例患者在就诊前均未生育,其余3例患者为继发不育。结论sSMC携带者通常伴有生育障碍,应综合sSMC的检测结果、临床表型和生育风险评估,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
李孟婷孔舒王鼎潘倩莹丘文君梁意郭丽媛孙筱放
关键词:不育症染色体核型分析ACGH
两种细胞来源的21-三体综合征诱导多能干细胞系的建立及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通过重编程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两种组织来源的细胞成为多能干细胞,比较两种组织来源的细胞建立21-三体综合征诱导多能干细胞(T21-iPSCs)系的效率,为进一步研究21-三体综合征发病机制提供细胞模型,并为选择高效制备T21-iPSCs的组织类型提供理论依据。该实验利用慢病毒介导4种转录因子(Oct4、Sox2、Klf4、c-Myc)分别诱导人21-三体综合征的羊水细胞和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诱导多能干细胞系(Trisomy 21 human amniotic fl ui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T21 hAF-iPSCs;Trisomy 21 human dermal fi broblast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T21 hDF-iPSCs),T21 hAF-iPSCs及T21 hDF-iPSCs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均表达人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分子标记,如Oct4、Nanog等,具有在体外及体内分化三个胚层的能力,其在培养过程中能维持异常核型并能维持自我更新状态。结果发现,利用羊水细胞建立T21-iPSCs效率高于皮肤成纤维细胞,羊水细胞可能是制备T21-iPSCs的理想细胞类型。
杜融骆玉梅王鼎孙筱放陈耀勇
关键词:21-三体综合征羊水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
不同颈项透明层厚度中位数对孕早期唐氏筛查效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颈项透明层(NT)厚度中位数对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产前诊断中心11位具有孕早期NT检查资格的超声医师,对23 446例单胎妊娠孕妇行NT筛查。NT测值通过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FMF)推荐预期中位数转换为NT中位数的倍数(NT-Mom),监测超声医师测量的NT-Mom中位数是否位于0.9~1.1,按NT-Mom中位数所属区间将超声医师分为测量不足组(NT-Mom<0.9)、在控组(NT-Mom 0.9~1.1)、测量过度组(NT-Mom>1.1)。再分别用本地中心特有的和NT测量操作者特有的中位数将NT值转换为NT-Mom,观察各组测得的NT-Mom数据分布情况,评估其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效能。应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EWMA)质控图分析各组失控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FMF中位数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假阳性率与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23 446例胎儿中,21-三体综合征胎儿57例,NT中位数3.40 mm;18-三体综合征胎儿24例,NT中位数5.40 mm;13-三体综合征胎儿6例,NT中位数2.00 mm;Turner综合征23例,NT中位数5.60 mm;其他染色体异常胎儿10例,NT中位数2.25 mm。11位超声医师中,测量不足组2位,在控组6位,测量过度组3位。测量不足组和测量过度组的NT测值使用本地中心特有的中位数转换为NT-Mom后,其中位数所在区间属性不变;而使用操作者特有的中位数转换后,其NT-Mom中位数回归0.9~1.1。唐氏综合征风险截断值为1∶250时,FMF、本地中心特有及操作者特有NT中位数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分别为77.19%、77.19%、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阳性率分别为6.58%、6.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唐氏综合征筛查风险值1∶250为截断值,FMF中位数的假阳性率与操作者特有的NT-Mom、EWMA失控率及妊娠年龄均有关,OR值分别为453.72(95%CI:108.05~1922.97)、1.39(95%CI:1.10~1.75)、1.30(95%CI:1.28~1.31)。结论使用NT操作者特有的中位数�
丘文君孔舒刘维强潘倩莹梁意王鼎孙筱放刘忠民
关键词:颈项透明层唐氏综合征孕早期
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iPSc来源肝细胞的成熟
2016年
获得功能性的肝细胞可用于研究肝细胞再生机理,并可为细胞移植和药物筛选提供生物材料。该研究采用四步法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比较传代和不传代分化细胞的形态和肝细胞特异标志的差异表达。结果发现,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可获得白蛋白(albumin,ALB)阳性的成熟肝细胞,不传代法获得的细胞更接近于肝细胞形态,两组均获得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ALB阳性表达的细胞;GATA6(GATA binding protein 6)和HNF4A(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4 alph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传代法分化细胞的AFP和ALB表达量高于传代法,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细胞因子与细胞间、多细胞间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多能干细胞的分化,细胞间相互作用有利于肝细胞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肝细胞的成熟。
王鼎郭丽媛李伟强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细胞连接肝细胞
三核苷酸重复引物PCR和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脆性X综合征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脆性X综合征(FXS)产前基因诊断的方法。方法采用三核苷酸重复引物PCR法(TP-PCR)及甲基化特异性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S-MLPA)检测2个FXS家系及30例正常对照胎儿样本FMR1基因CGG重复数、AGG排布及FMR 1基因Cp 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正常对照FMR1基因(CGG)n重复数介于23~40之间,频数最大的重复数为29,AGG排布式以9A9A9最为常见。2个FXS家系中前突变等位基因向子代遗传过程中均发生了CGG扩展。正常对照及前突变携带者FMR1基因Cp G岛均为低甲基化状态,全突变患者Cp 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TP-PCR和MS-PCR联合应用能够检出胎儿FMR1基因CGG重复数和Cp G岛甲基化状态,从而判断胎儿是否为脆性X综合征患儿,为优生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何文智李少英王晓蔓王燕超马晓燕冼嘉嘉刘海波王鼎黎青
关键词:产前基因诊断
广州地区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分型及筛查漏检误诊的原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育龄人群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及基因型分布特征,分析地贫筛查的漏检和误诊原因,为育龄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人工辅助受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同时进行地贫筛查及地贫基因检测的育龄患者31455例,分析其地贫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红细胞参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电泳及地贫基因检测,计算地贫基因携带率,并通过比较筛查和基因检测结果找出漏筛和误诊病例。结果:共检出育龄地贫基因携带者4455例,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4.16%。其中,α-地中海贫血3365例,常见的基因型有^(--SEA)/αα、-α^(3.7)/αα和-α^(4.2)/αα;β-地中海贫血914例,常见的基因型有β^(CD41-42(-TCCT))/β^(N)、β^(IVS-2-654(C→T))/β^(N)和β^(-28(A→G))/β^(N);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176例,最常见的基因型是β^(CD41-42(-TCCT))/β^(N)/^(--SEA)/αα。漏筛病例有731例,多为静止型α-地贫。误诊病例有4784例,其中有2701例误诊病例其红细胞渗透脆性和红细胞参数均正常,仅因HbA2<2.5%且HbA>97.5%被误诊为携带地贫基因。结论:广州地区的育龄人群具有较高的地贫基因携带率,静止型α-地贫容易在筛查中被漏检。
林琪茵孔舒王鼎黎青孙筱放蔡贞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血红蛋白电泳
食蟹猴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分化
2009年
背景:关于神经干细胞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啮齿类和人类,涉及非人灵长类的神经干细胞研究较少。目的:建立食蟹猴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观察其分化潜能。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7/2009-04在中山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孕3~5个月的食蟹猴流产胚胎,由蓝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华南非人灵长类研究开发中心)提供。方法:取食蟹猴胚胎的室管膜下区及海马区脑组织,放入神经干细胞悬浮培养液中,巴氏吸管吹打分散,得到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0~5.0)×105接种于25cm2培养瓶中,在37℃、体积分数为5%的CO2条件下进行原代悬浮培养。待形成神经球2周后,接种于预先包被多聚鸟氨酸/纤维连接蛋白的培养板上进行贴壁培养。每天向孔内添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各20μg/L,待细胞增殖到90%左右传代扩增。主要观察指标:利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技术,对体外培养的食蟹猴神经干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nestin及其分化潜能进行鉴定。结果:悬浮培养1周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球形成,神经球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增大。第4周将神经球进行贴壁培养后,24h可见神经球贴附于板壁,并有突触从球中伸出,随后大量细胞从神经球中迁出,逐渐铺满板壁。添加上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呈nestin+,而未添加两种因子的神经干细胞呈GFAP+,Tuj1+,O4+。结论:悬浮培养与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较适合食蟹猴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传代,分离出的食蟹猴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颜孙兴刘晓明项鹏王鹏王鼎
关键词:食蟹猴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分化
评价羊水染色体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评价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妊娠16∽24w的孕妇939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对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共54例,其中21-三体13例,18-三体1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9例,平衡易位14例,其他染色体结构异常16例。结论羊水染色体检测可安全、有效的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潘倩莹孙筱放孔舒王鼎赖炜强
关键词:产前检查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
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Kennedy法检测214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并利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检测其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同时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的相关性。结果:214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中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者158例(对照组)、异常者56例(异常组);异常组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184,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可能是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生育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且精子膜表面抗体的存在可能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郭丽媛王鼎周华袁静茹刘敏
关键词:顶体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