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强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破骨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大鼠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破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为CGRP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出SD大鼠髓腔内单核巨噬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在培养体系中添加含不同浓度CGRP(实验组:10-7mol/L、10-8mol/L、10-9mol/L;对照组:无CGRP)的破骨诱导液,对前体细胞进行破骨诱导7天后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分别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生成能力;用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系特征性基因(RANK、TRAP、NFATc1);Western-blot检测破骨特征性TRAP和RANK蛋白的表达;骨磨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诱导的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结果 TRAP染色显示CGRP各浓度组镜下成熟破骨细胞的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随CGRP浓度的增高成熟破骨细胞数减少,CGRP组间亦差异明显(P<0.05);RT-PCR检测破骨特征性RANK、TRAP、NFATc1 mRNA和Western-blot测破骨特征性TRAP、RANK蛋白的表达各CGRP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磨片破骨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后单倍视野下CGRP组破骨陷窝数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与药物组浓度与陷窝数量呈负相关性。结论 CGRP能够抑制BMMs向破骨方向的分化,为CGRP抗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张文强段春光孟国林王春梅唐鹏王铮曾艳平刘建
-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单核巨噬细胞
- 阿司匹林体外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以100 ng/ml核激活因子κB(NF-κB)受体配体(RANKL)诱导培养,并同时添加不同溶度的阿司匹林(0,0.25,0.5,1.0,1.5 mmol/L)培养5天。在不同时间点,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的方法来观察破骨细胞诱导生成能力,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其破骨细胞系标志基因,包括组织蛋白酶K(CTSK)、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降钙素受体(CTR)mRNA的表达。裂解不同培养条件的细胞并提取蛋白上样,行western印迹检测NF-κB通道蛋白的表达以及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S)通道蛋白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的方法分析确定NF-κB的P65的核易位。结果阿司匹林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生成,随着阿司匹林浓度增加,破骨细胞形成数量明显减少;其标志性基因TRAP、CTSK、MMP9及CTR的mRNA表达均有所下调;磷酸化的P65、P50、IKB-a、P38以及氨基端激酶(C-JNK)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表达均有所减少,而其非磷酸化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阿司匹林同时对NF-KB P65的核易位也表现出抑制效果。结论在RAW264.7细胞系中,阿司匹林通过抑制NF-κB系统(P65、P50、IKB-a)和MAPKS系统(P38、C-JNK和ERK)通道的激活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且在一定范围内和阿司匹林浓度呈正相关。阿司匹林可能具有临床预防及治疗骨质疏松的潜能。
- 曾艳平杨超杨红军樊勇吴子祥刘斌苏菲白博张文强桑宏勋
- 关键词:阿司匹林破骨细胞MAPKS